宋代文言小说中的诗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第一章 宋代文言小说中诗歌的分类研究 | 第15-31页 |
(一)体裁形式 | 第15-24页 |
1、诗歌中的“诗体” | 第15-19页 |
2、诗歌中的“词体” | 第19-22页 |
3、辞赋对句等其他韵文 | 第22-24页 |
(二)题材类别 | 第24-27页 |
1、赠答唱和 | 第24-25页 |
2、抒情说理 | 第25-26页 |
3、咏物绘景 | 第26-27页 |
(三)呈现方式 | 第27-31页 |
1、小说作者之诗 | 第27页 |
2、小说人物之诗 | 第27-28页 |
3、引用他人诗歌 | 第28-31页 |
第二章 宋代文言小说引用诗歌的原因与作用 | 第31-43页 |
(一)引用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1、文化渊源背景 | 第32-33页 |
2、作家创作风尚 | 第33-34页 |
3、读者接受心理 | 第34-35页 |
(二)诗歌作用分析 | 第35-43页 |
1、交流情感 | 第35-37页 |
2、构造情节 | 第37-39页 |
3、辅助叙事 | 第39-43页 |
第三章 宋代文言小说中诗歌体现的时代风貌 | 第43-57页 |
(一)理学文化影响下的说理劝诫性 | 第44-48页 |
1、理学与宋代文言小说 | 第44-46页 |
2、宋代文言小说中诗歌的说理劝诫性 | 第46-48页 |
(二)市民文化影响下的通俗性 | 第48-51页 |
1、通俗文化与宋代文言小说 | 第48-49页 |
2、宋代文言小说中诗歌的通俗性 | 第49-51页 |
(三)女性诗歌与时代特征的契合与背离 | 第51-57页 |
1、宋代女性与宋代文言小说 | 第51-53页 |
2、宋代文言小说中的女子之诗 | 第53-57页 |
第四章 宋代文言小说中诗歌的价值与意义 | 第57-67页 |
(一)文学价值 | 第57-60页 |
1、诗歌的保存与流传 | 第57-58页 |
2、诗歌的评论与阐释 | 第58-60页 |
(二)文化意义 | 第60-63页 |
1、诗歌本事的记载 | 第60-61页 |
2、文化风俗的展现 | 第61-63页 |
(三)后世影响 | 第63-67页 |
1、文言小说用诗之影响 | 第63-64页 |
2、白话小说用诗之影响 | 第64-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