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

两种生长调节剂刺激埃及列当萌发机制及对其防治效果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5页
    1.1 列当概述第13-15页
        1.1.1 列当的形态特征及生活史第13-14页
        1.1.2 列当的种类、危害及其分布第14-15页
    1.2 列当的防治第15-17页
        1.2.1 人工拔除第15页
        1.2.2 植物检疫第15-16页
        1.2.3 培育抗列当品种第16页
        1.2.4 生物防治和化学防除第16页
        1.2.5 调整播期、土壤暴晒或水淹第16-17页
        1.2.6 种植诱捕作物第17页
    1.3 列当种子萌发刺激物质的研究进展第17-19页
        1.3.1 独角金内酯的研究第17-18页
        1.3.2 氟啶酮和TIS108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4 列当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进展第19-21页
        1.4.1 温度第19-20页
        1.4.2 预培养时间第20页
        1.4.3 生长调节物质第20-21页
        1.4.4 其他因素第21页
    1.5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生长发育研究中的现状第21-22页
    1.6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及意义第22-23页
    1.7 技术路线第23-25页
第二章 氟啶酮和TIS108刺激埃及列当种子萌发效果的研究第25-37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5-27页
        2.1.1 材料第25页
        2.1.2 样品处理方法第25-26页
        2.1.3 不同浓度激素及化学物质处理下埃及列当种子萌发率测定第26-27页
        2.1.4 环境因素对氟啶酮和赤霉素、TIS108刺激埃及列当种子萌发效果影响第27页
        2.1.5 正交试验优化埃及列当种子萌发条件第27页
        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7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7-36页
        2.2.1 氟啶酮刺激埃及列当种子萌发效果的评价第27-29页
        2.2.2 TIS108刺激埃及列当种子萌发效果第29-30页
        2.2.3 环境因素对氟啶酮、TIS108刺激埃及列当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第30-33页
        2.2.4 正交优化氟啶酮、TIS108刺激埃及列当种子萌发的条件第33-36页
        2.2.5 验证试验第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不同生长调节剂刺激埃及列当种子萌发转录组分析第37-5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7-39页
        3.1.1 材料第37页
        3.1.2 待测样品的处理方法第37-38页
        3.1.3 RNA测序文库制备及测序第38页
        3.1.4 功能注释与分析第38页
        3.1.5 基因的差异表达分析第38页
        3.1.6 内源激素含量的测定与qRT-PCR验证第38-3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9-50页
        3.2.1 测序原始数据质量评估第39-41页
        3.2.2 转录组功能注释第41-43页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第43-44页
        3.2.4 差异表达基因的聚类分析第44-46页
        3.2.5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第46-48页
        3.2.6 激素合成代谢相关差异基因分析第48-49页
        3.2.7 不同处理内源激素的测定及qRT-PCR验证测序结果第49-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盆栽条件下萌发刺激物防治列当效果研究第51-61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4.1.1 材料第51页
        4.1.2 盆栽条件下自杀式萌发防治列当效果评价第51页
        4.1.3 其他萌发刺激物刺激埃及列当种子萌发效果的评价第51-52页
        4.1.4 不同施药方式对埃及列当防治效果的评价第52页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2-58页
        4.2.1 氟啶酮对埃及列当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第52-54页
        4.2.2 其他萌发刺激物刺激埃及列当种子萌发效果的评价第54-56页
        4.2.3 吡氟酰草胺农药制剂对埃及列当防治效果的初步研究第56-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61-67页
    5.1 结论第61-62页
    5.2 讨论第62-67页
        5.2.1 埃及列当种子萌发的能量需求第63-64页
        5.2.2 埃及列当内源激素相关基因的激活第64页
        5.2.3 三种生长调节剂刺激埃及列当种子萌发机制比较第64-65页
        5.2.4 采取“自杀式萌发”防治列当的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7页
附录 部分实验照片第77-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介第82-83页
附件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下一篇: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和灌溉定额对春小麦生长和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