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硅离子对水稻镉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19页
    1.1 我国农田土壤Cd污染来源第13页
    1.2 重金属Cd污染情况概述第13-14页
        1.2.1 我国土壤Cd污染现状第13-14页
        1.2.2 我国稻米Cd污染现状第14页
    1.3 Cd在水稻体内的吸收和迁移第14-15页
        1.3.1 根系对Cd的吸收过程第14-15页
        1.3.2 Cd在水稻体内的迁移第15页
    1.4 Cd对水稻的毒害作用第15-16页
        1.4.1 Cd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第15-16页
        1.4.2 Cd抑制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第16页
        1.4.3 Cd诱发氧化胁迫第16页
    1.5 Si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6页
    1.6 Si对植物Cd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第16-18页
    1.7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Si-Cd互作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9-24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19-20页
        2.2.1 供试材料第19页
        2.2.2 试验设计与处理第19-20页
        2.2.3 样品采集与制备第20页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0页
        2.2.5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2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0-22页
        2.3.1 Si浓度对水稻幼苗长势和鲜重的影响第20-21页
        2.3.2 Si浓度对水稻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21-22页
    2.4 讨论第22-23页
    2.5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Si-Cd互作对水稻幼苗Cd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第24-32页
    3.1 引言第24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3.2.1 供试材料第24页
        3.2.2 试验设计与处理第24-25页
        3.2.3 样品采集与制备第25页
        3.2.4 水稻幼苗Cd及必需元素含量测定第25页
        3.2.5 水稻幼苗Cd和Si亚细胞分布的测定第25-26页
        3.2.6 水稻幼苗Ca~(2+)Mg~(2+)-ATP酶活性测定第26页
        3.2.7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26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26-29页
        3.3.1 Si浓度对水稻幼苗Cd和Si含量及转移因子的影响第26-27页
        3.3.2 Si浓度对水稻幼苗Cd和Si亚细胞分布特征的影响第27页
        3.3.3 Si浓度对水稻幼苗必需元素含量的影响第27-28页
        3.3.4 Si-La互作对水稻Cd含量及转移因子的影响第28-29页
        3.3.5 Si浓度对水稻幼苗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第29页
    3.4 讨论第29-30页
    3.5 小结第30-32页
第四章 纳米硅肥对水稻Cd积累特性及必需元素含量的影响第32-43页
    4.1 引言第3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4.2.1 供试材料第32-33页
        4.2.2 试验设计与处理第33页
        4.2.3 纳米硅肥的制备第33页
        4.2.4 水稻各器官Cd含量和必需元素含量的测定第33-34页
        4.2.5 数据处理及分析第34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4.3.1 纳米硅肥对水稻不同器官Cd含量的影响第34-35页
        4.3.2 水稻不同器官Cd含量的相关性第35-36页
        4.3.3 纳米硅肥对水稻不同器官必需元素含量的影响第36页
        4.3.4 纳米硅肥对Cd、Mg、K、Fe元素在不同器官转移因子的影响第36-38页
        4.3.5 水稻籽粒和穗轴中的Cd与籽粒中K、Mg以及Fe元素的相关性第38-39页
        4.3.6 纳米硅肥对水稻Cd和必需元素分布的影响第39-40页
        4.3.7 纳米硅肥对水稻不同器官Cd贡献率的影响第40页
    4.4 讨论第40-42页
    4.5 小结第42-43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43-44页
    5.1 Si对Cd胁迫下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3页
    5.2 Si浓度及离子通道对水稻幼苗Cd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第43页
    5.3 叶面喷施纳米硅肥对水稻各器官Cd积累特性及必需元素含量的影响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3页
致谢第53-54页
作者简历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矮杆性状调控基因ED1的精细定位
下一篇:水稻种子发育相关的lncRNAs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