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概述 | 第11-12页 |
1.2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的结构、性质及制备方法 | 第12-15页 |
1.2.1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结构与性质 | 第12-13页 |
1.2.2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1.3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待解决的问题 | 第15-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 参考文献 | 第20-25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 第25-33页 |
2.1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5-27页 |
2.1.1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25-26页 |
2.1.2 Kohn-Sham方程 | 第26-27页 |
2.2 局域密度近似和广义梯度近似 | 第27-28页 |
2.3 自旋轨道耦合与GW近似 | 第28-30页 |
2.3.1 自旋轨道耦合 | 第28-29页 |
2.3.2 GW近似 | 第29-30页 |
2.4 VASP软件包介绍 | 第30页 |
2.5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气体分子对三种碘化铅钙钛矿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33-45页 |
3.1 引言 | 第33-34页 |
3.2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3.3.1 不同分子与XPbI_3的结合能 | 第35-36页 |
3.3.2 分子进入XPbI_3后的电子结构 | 第36-39页 |
3.3.3 考虑SOC和GW近似后的能带计算 | 第39-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3.5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二维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和空气中分子的相互作用与稳定性 | 第45-57页 |
4.1 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45-4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4.2.1 不同分子与(C_4H_9NH_3)_2GeI_4、(C_4H_9NH_3)_2SnI_4和(C_4H_9NH_3)_2PbI_4的结合能 | 第47-50页 |
4.2.2 空气分子对(C_4H_9NH_3)_2GeI_4、(C_4H_9NH_3)_2SnI_4和(C_4H_9NH_3)_2PbI_4电子结构的影响 | 第50-54页 |
4.3 小结 | 第54页 |
4.4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