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1.1.1 油页岩概述 | 第13-14页 |
1.1.2 油页岩干馏废水的来源 | 第14页 |
1.1.3 油页岩干馏废水的危害 | 第14-15页 |
1.2 油页岩干馏废水的处理现状 | 第15-17页 |
1.2.1 物化法 | 第15-16页 |
1.2.2 化学法 | 第16页 |
1.2.3 生物法 | 第16-17页 |
1.3 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 第17-23页 |
1.3.1 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2 膜生物反应器的特点 | 第18-19页 |
1.3.3 膜生物反应器的分类 | 第19-21页 |
1.3.4 膜生物反应器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4 强化生物脱氮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1.4.1 增加碳源 | 第23-26页 |
1.4.2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提高微生物活性 | 第26-28页 |
1.4.3 投加载体和生物强化 | 第28-29页 |
1.5 电场与凝聚强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与减缓膜污染的研究 | 第29-30页 |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30-33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31页 |
1.6.3 试验实施方案 | 第31-33页 |
第2章 试验装置与分析方法 | 第33-42页 |
2.1 试验装置 | 第33-36页 |
2.2 试验所需仪器和试剂 | 第36-38页 |
2.2.1 试验仪器 | 第36-37页 |
2.2.2 试验药品 | 第37-38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38-40页 |
2.3.1 试验用水 | 第38-39页 |
2.3.2 接种污泥 | 第39-40页 |
2.4 试验主要检测项目及其分析方法 | 第40-42页 |
2.4.1 常规水质分析方法 | 第40页 |
2.4.2 微生物种群分析测定方法 | 第40-42页 |
第3章 电化学A/O-MBR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的驯化试验研究 | 第42-69页 |
3.1 启动方式及运行工况 | 第42-43页 |
3.2 驯化期两套系统污泥特性的研究 | 第43-49页 |
3.2.1 污泥浓度的变化 | 第43-44页 |
3.2.2 污泥沉降性能的变化 | 第44-46页 |
3.2.3 污泥混合液的粘度 | 第46页 |
3.2.4 驯化期系统中微生物相 | 第46-49页 |
3.3 驯化期污染物去除效果 | 第49-54页 |
3.3.1 对COD的去除效果 | 第50-51页 |
3.3.2 脱氮特性 | 第51-53页 |
3.3.3 对挥发酚的去除作用 | 第53-54页 |
3.4 微生物群落的研究 | 第54-65页 |
3.5 膜污染情况 | 第65-67页 |
3.5.1 跨膜压差的变化 | 第65-66页 |
3.5.2 Zeta电位的改变 | 第66-6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4章 电化学A/O-MBR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工艺参数的试验研究 | 第69-78页 |
4.1 温度的影响 | 第69-71页 |
4.2 曝气量的影响 | 第71-74页 |
4.3 回流比的影响 | 第74-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5.1 结论 | 第78-79页 |
5.2 建议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