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酵母制造论文

双重标记筛选木糖、葡萄糖共发酵高产乙醇酿酒酵母融合子

中文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木质纤维素燃料乙醇的生产及其意义第10-11页
    1.2 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菌种选育第11-13页
        1.2.1 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菌种选育的主要手段第11-12页
        1.2.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酿酒酵母工程菌构建中的应用第12-13页
    1.3 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筛选方法第13-14页
        1.3.1 原生质体融合子筛选的常规方法第13页
        1.3.2 原生质体融合子筛选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3-14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4.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思路和目的第14-15页
        1.4.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5页
    1.5 本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第15-16页
    1.6 课题资助名称第16-17页
第2章 材料与方法第17-52页
    2.1 试验材料第17-26页
        2.1.1 供试菌株及质粒载体第17-19页
        2.1.2 PCR扩增引物第19-20页
        2.1.3 培养基第20-21页
        2.1.4 主要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试剂第21-22页
        2.1.5 主要生化试剂及缓冲液配制方法第22-24页
        2.1.6 主要仪器设备第24-26页
    2.2 试验方法第26-52页
        2.2.1 ADHp、ADHt及Blasticidin抗性基因bsd的克隆与测序第26-36页
        2.2.2 报告基因gusA的获得第36页
        2.2.3 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ZLY1的构建第36-39页
        2.2.4 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ZLY2的构建第39-46页
        2.2.5 G418对休哈塔假丝酵母20335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第46-47页
        2.2.6 Blasticidin对酿酒酵母W5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第47页
        2.2.7 表达载体转化酿酒酵母W5及休哈塔假丝酵母20335第47-48页
        2.2.8 酿酒酵母W5及休哈塔假丝酵母20335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第48页
        2.2.9 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的检出第48-49页
        2.2.10 融合子质粒消除第49页
        2.2.11 双亲株及融合子木糖、葡萄糖单碳源发酵试验第49-50页
        2.2.12 双亲株及融合子木糖、葡萄糖混合碳源发酵试验第50页
        2.2.13 融合子发酵罐扩大培养发酵性能初探第50-52页
第3章 结果与分析第52-98页
    3.1 ADHp、ADHt及Blasticidin抗性基因bsd的克隆与测序第52-61页
        3.1.1 ADHp的克隆与测第52-55页
        3.1.2 ADHt的克隆与测序第55-58页
        3.1.3 Blasticidin抗性基因bsd的克隆与测序第58-61页
    3.2 报告基因gusA的获得第61-63页
        3.2.1 质粒载体pBI121的获得第61页
        3.2.2 酶切获得gusA片段及胶回收纯化第61-63页
    3.3 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ZLY1的构建第63-66页
        3.3.1 pKT0150和pZLYT-ADHp的双酶切第63页
        3.3.2 重组质粒载体pZLY1阳性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第63-66页
    3.4 酿酒酵母表达载体pZLY2的构建第66-74页
        3.4.1 载体pZLYA的构建第66-68页
        3.4.2 载体pZLYAB的构建第68-71页
        3.4.3 载体pZLY2的构建第71-74页
    3.5 G418对休哈塔假丝酵母20335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第74-75页
    3.6 Blasticidin对酿酒酵母W5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第75页
    3.7 酿酒酵母W5及休哈塔假丝酵母20335转化子筛选与鉴定第75-79页
        3.7.1 酿酒酵母W5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第75-77页
        3.7.2 休哈塔假丝酵母20335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第77-79页
    3.8 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的检出与鉴定第79-83页
        3.8.1 原生质体融合子的检出第79-80页
        3.8.2 原生质体融合子的鉴定第80-83页
    3.9 融合子质粒消除第83-84页
    3.10 双亲株及融合子木糖、葡萄糖单碳源发酵试验第84-89页
        3.10.1 原生质体融合双亲株W5及20335单碳源发酵性能测定第84-85页
        3.10.2 原生质体融合子单碳源发酵性能测定第85-89页
    3.11 双亲株及融合子木糖、葡萄糖混合碳源发酵试验第89-93页
        3.11.1 原生质体融合双亲株W5及20335混合碳源发酵性能测定第89-90页
        3.11.2 原生质体融合子混合碳源发酵性能测定第90-93页
    3.12 融合子发酵罐扩大培养发酵性能初探第93-97页
        3.12.1 双亲株及融合子OD值和菌体干重关系曲线第93-94页
        3.12.2 双亲株及融合子发酵罐扩大培养试验第94-97页
    3.13 总结第97-98页
第4章 讨论第98-105页
    4.1 酵母基因表达载体的种类及选择依据第98-99页
    4.2 可选用酵母菌筛选的报告基因种类第99-101页
    4.3 本试验原生质体融合子筛选方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第101页
    4.4 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碳源利用及产醇第101-103页
        4.4.1 摇瓶水平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碳源利用及产醇第101-102页
        4.4.2 发酵罐水平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碳源利用及产醇第102-103页
    4.5 融合子特征进一步鉴定的方法第103页
    4.6 工作展望第103-105页
第5章 结论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16页
附录1第116-117页
附录2第117-118页
附录3第118-119页
附录4第119-120页
附录5第120-121页
附录6第121-123页
附录7第123-125页
附录8第125-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螺旋啮合冷喂料挤出机的模块化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催化氧化对甲酚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