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南下寒武统朱砂洞组沉积环境与源区特征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0-14页 |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1 朱砂洞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2.2 豫西南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13-14页 |
| 2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4-21页 |
| 2.1 地层和火山岩 | 第14-19页 |
| 2.1.1 中元古代 | 第14-15页 |
| 2.1.2 新元古代 | 第15-18页 |
| 2.1.3 古生代 | 第18-19页 |
| 2.1.4 中生代 | 第19页 |
| 2.1.5 新生代 | 第19页 |
| 2.2 岩浆岩 | 第19-20页 |
| 2.3 构造 | 第20页 |
| 2.4 矿产 | 第20-21页 |
| 3 朱砂洞组层序地层与岩相学特征 | 第21-27页 |
| 3.1 龙鼻村朱砂洞组层序地层组合 | 第21-24页 |
| 3.2 辛集镇朱砂洞组层序地层组合 | 第24-27页 |
| 4 朱砂洞组矿物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第27-37页 |
| 4.1 显微镜下特征 | 第27-29页 |
| 4.2 粉晶衍射分析 | 第29页 |
| 4.3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9-32页 |
| 4.4 地球化学分析 | 第32-37页 |
| 4.4.1 岩石微量元素特征 | 第32-33页 |
| 4.4.2 岩石稀土元素特征 | 第33-37页 |
| 5 碎屑锆石年代学 | 第37-44页 |
| 5.1 样品描述和测试方法 | 第37-38页 |
|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第38-44页 |
| 6 朱砂洞组沉积环境与源区特征 | 第44-53页 |
| 6.1 朱砂洞组沉积环境特征 | 第44-48页 |
| 6.2 朱砂洞组源区探讨 | 第48-53页 |
| 7 结论 | 第53-54页 |
| 7.1 主要认识 | 第53页 |
| 7.2 存在问题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 附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