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及司法救济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现状及问题 | 第12-20页 |
一、立法及政策现状 | 第12-16页 |
(一)国家层面立法现状 | 第12-13页 |
(二)地方层面立法现状 | 第13-15页 |
(三)政策现状 | 第15-16页 |
二、司法现状 | 第16-18页 |
(一)司法现状综述 | 第16-17页 |
(二)案例统计下的司法现状 | 第17-18页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0页 |
(一)集体成员资格认定标准混乱 | 第19页 |
(二)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纠纷司法救济不畅通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集体成员资格认定标准的构建 | 第20-34页 |
一、理论之争议 | 第20-22页 |
(一)户籍说 | 第20页 |
(二)法律事实说 | 第20-21页 |
(三)生活保障说 | 第21页 |
(四)综合分析说 | 第21-22页 |
二、构建之必要性 | 第22-24页 |
(一)弥补法律空缺 | 第22-23页 |
(二)统一司法裁判规则 | 第23页 |
(三)推进农村改革工作 | 第23-24页 |
三、理念之构建 | 第24-26页 |
(一)共同生产生活理念 | 第24-25页 |
(二)开放性理念 | 第25页 |
(三)不违反禁止性规定的理念 | 第25-26页 |
四、标准之构建 | 第26-34页 |
(一)共同生产生活标准 | 第26-31页 |
(二)贡献标准 | 第31-32页 |
(三)标准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纠纷的司法救济 | 第34-40页 |
一、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纠纷具有可诉性 | 第34-36页 |
(一)可诉之正当性 | 第35-36页 |
(二)可诉之必要性 | 第36页 |
二、集体成员资格认定纠纷之诉的性质 | 第36-38页 |
(一)集体经济组织已属特别法人 | 第37页 |
(二)集体成员资格认定属集体的经济职能范畴 | 第37-38页 |
三、确立有限司法救济理念 | 第38-40页 |
(一)司法权与自治权之博弈 | 第38-39页 |
(二)司法救济之内容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