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下萃取酯交换耦合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37页 |
1.1 生物柴油概述 | 第12-13页 |
1.1.1 生物柴油的定义 | 第12页 |
1.1.2 生物柴油的优势 | 第12-13页 |
1.2 生物柴油的制备工艺及过程强化 | 第13-17页 |
1.2.1 超临界法制备工艺及过程强化 | 第13-14页 |
1.2.2 连续法制备工艺及过程强化 | 第14-15页 |
1.2.3 耦合法制备工艺及过程强化 | 第15-17页 |
1.3 生物柴油的反应设备 | 第17-27页 |
1.3.1 间歇制备的反应设备 | 第17-19页 |
1.3.2 连续制备的反应设备 | 第19-25页 |
1.3.3 其他类型的反应设备 | 第25-27页 |
1.4 生物柴油原料 | 第27-31页 |
1.4.1 第一代制备原料 | 第28-29页 |
1.4.2 第二代制备原料 | 第29-30页 |
1.4.3 第三代制备原料 | 第30-31页 |
1.5 生物柴油的产业发展现状 | 第31-33页 |
1.5.1 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 | 第31-32页 |
1.5.2 中国的产业发展 | 第32-33页 |
1.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 第33-35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2 分析方法 | 第37-41页 |
2.1 试剂和仪器 | 第37页 |
2.2 反应产物的分析方法 | 第37-39页 |
2.2.1 反应产物的分析条件 | 第38页 |
2.2.2 反应产物的定量分析 | 第38-39页 |
2.2.3 产物产率的定义 | 第39页 |
2.3 萃取产物的分析方法 | 第39-40页 |
2.3.1 索氏抽提法 | 第39-40页 |
2.3.2 萃取率的定义 | 第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超临界甲醇酯交换连续制备工艺研究 | 第41-56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试剂和仪器 | 第41-42页 |
3.3 实验装置和操作流程 | 第42-44页 |
3.4 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 | 第44-55页 |
3.4.1 盘管式反应器连续制备工艺 | 第44-48页 |
3.4.2 直管式填料床反应器连续制备工艺 | 第48-53页 |
3.4.3 不同反应器连续制备工艺对比 | 第53-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超临界下萃取酯交换耦合工艺研究 | 第56-75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试剂和仪器 | 第56-57页 |
4.3 超临界CO_2萃取大豆片 | 第57-64页 |
4.3.1 实验装置和操作流程 | 第57-58页 |
4.3.2 萃取大豆油工艺研究 | 第58-64页 |
4.4 超临界下萃取酯交换耦合反应工艺 | 第64-74页 |
4.4.1 实验装置和操作流程 | 第64-66页 |
4.4.2 直管式反应器内耦合工艺 | 第66-68页 |
4.4.3 直管式填料床反应器内耦合工艺 | 第68-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超临界酯交换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行为研究 | 第75-83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反应动力学计算 | 第75-77页 |
5.3 热力学行为计算 | 第77-82页 |
5.3.1 混合物临界参数计算 | 第78-79页 |
5.3.2 溶解度参数计算 | 第79-8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结论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3页 |
附录A 盘管式反应器连续制备工艺实验数据 | 第93-94页 |
附录B 直管式填料床反应器连续制备工艺实验数据 | 第94-95页 |
附录C 超临界CO_2萃取大豆片实验数据 | 第95-97页 |
附录D 超临界下萃取酯交换耦合反应工艺实验数据 | 第97-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