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胶粘剂工业论文--各种性能胶粘剂论文

两种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改性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1 经皮给药系统第11-13页
        1.1.1 经皮给药系统概述第11页
        1.1.2 经皮给药的机制第11-12页
        1.1.3 经皮给药常用辅料及在处方中的作用第12页
        1.1.4 经皮给药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第12-13页
    1.2 经皮给药压敏胶基质第13-17页
        1.2.1 经皮给药压敏胶概述第13页
        1.2.2 压敏胶的分类第13-16页
        1.2.3 传统压敏胶的改性第16-17页
    1.3 溶剂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第17-19页
        1.3.1 溶剂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构成第17页
        1.3.2 促渗剂对压敏胶机械性能的影响第17-18页
        1.3.3 溶剂型丙烯酸酯类压敏胶的交联第18页
        1.3.4 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的发展现状与前景第18-19页
    1.4 金属离子与聚丙烯酸酯材料的交联第19-20页
        1.4.1 金属离子交联机理第19-20页
        1.4.2 金属离子交联聚合物的特点第20页
    1.5 异氰酸酯与聚丙烯酸酯材料的交联第20-24页
        1.5.1 异氰酸酯与羟基化合物的反应原理第20-21页
        1.5.2 异氰酸酯反应的常见影响因素第21-24页
    1.6 课题立项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4-25页
        1.6.1 立项依据第24页
        1.6.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2. DTB压敏胶的交联及应用第25-31页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5-26页
        2.1.1 药品与试剂第25页
        2.1.2 实验仪器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8页
        2.2.1 不同金属离子的筛选第26-27页
        2.2.2 正交实验确定交联影响因素第27-28页
        2.2.3 交联压敏胶的应用第28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8-31页
        2.3.1 金属离子筛选第28页
        2.3.2 处方优化正交实验第28-30页
        2.3.3 交联压敏胶的应用第30-31页
3. DTA交联压敏胶的制备第31-39页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1-32页
        3.1.1 药品与试剂第31页
        3.1.2 实验仪器第31-32页
    3.2 实验方法第32-34页
        3.2.1 交联剂浓度对交联程度的影响第32-33页
        3.2.2 催化剂类型对交联程度的影响第33页
        3.2.3 反应温度对交联程度的影响第33-34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4-39页
        3.3.1 交联剂浓度筛选结果第34-36页
        3.3.2 催化剂筛选结果第36-37页
        3.3.3 反应温度筛选结果第37-39页
4. DTA交联压敏胶制备工艺的优化及生产指导第39-46页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9-40页
        4.1.1 药品与试剂第39页
        4.1.2 实验仪器第39-40页
    4.2 实验方法第40-42页
        4.2.1 DTA交联压敏胶制备正交试验第40-41页
        4.2.2 DTA交联压敏胶生产指导第41-42页
    4.3 实验结果第42-46页
        4.3.1 DTA交联压敏胶正交实验第42-44页
        4.3.2 DTA交联压敏胶放大实验工艺第44-46页
5. DTA交联压敏胶的应用及性能测试第46-53页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46-47页
        5.1.1 药品与试剂第46页
        5.1.2 实验仪器第46-47页
    5.2 实验方法第47-49页
        5.2.1 交联压敏胶的应用第47-48页
        5.2.2 持粘性能测试第48页
        5.2.3 剥离强度测试第48页
        5.2.4. 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第48-49页
        5.2.5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第49页
    5.3 实验结果第49-53页
        5.3.1 持粘性能测试结果第49-50页
        5.3.2 剥离强度测试结果第50页
        5.3.3 DSC测试结果第50-51页
        5.3.4 凝胶渗透色谱(GPC)测试结果第51-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氨基酸类衍生物的pH响应性手性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活性炭改性及其对含氢混合气吸附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