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相互作用时序网络模型及动态性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蛋白质相关数据集 | 第10-11页 |
1.2.2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拓扑结构 | 第11-12页 |
1.2.3 多源数据融合PPI网络 | 第12页 |
1.2.4 PPI网络阈值方法 | 第12-13页 |
1.2.5 蛋白质相互作用实验方法 | 第13-14页 |
1.2.6 关键蛋白质识别方法 | 第14页 |
1.3 论文主要创新 | 第14-15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2章 PPI时序网络构建 | 第17-28页 |
2.1 图的基本定义 | 第17-18页 |
2.2 PPI时序网络模型 | 第18-19页 |
2.2.1 静态PPI网络模型 | 第18-19页 |
2.2.2 动态PPI网络模型 | 第19页 |
2.3 最小全覆盖方法 | 第19-22页 |
2.3.1 蛋白质表达阈值方法 | 第19-20页 |
2.3.2 最小全覆盖方法 | 第20-21页 |
2.3.3 最小激活时点序列消减算法 | 第21-22页 |
2.4 模型构建实验 | 第22-27页 |
2.4.1 静态PPI网络构建实验 | 第22-24页 |
2.4.2 动态PPI网络构建实验 | 第24-25页 |
2.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PPI网络动态性质分析 | 第28-38页 |
3.1 活跃性相关定义 | 第28-31页 |
3.1.1 节点活跃性 | 第28-29页 |
3.1.2 边的活跃性 | 第29-30页 |
3.1.3 Hub节点 | 第30-31页 |
3.2 PPI网络动态性质分析 | 第31-37页 |
3.2.1 实验数据 | 第31页 |
3.2.2 节点活跃性分析 | 第31-34页 |
3.2.3 边活跃性分析 | 第34-36页 |
3.2.4 Hub节点分析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中心性度量和关键蛋白质识别 | 第38-46页 |
4.1 中心性度量相关定义 | 第38-39页 |
4.1.1 度中心性 | 第38页 |
4.1.2 局部聚类系数中心性 | 第38-39页 |
4.1.3 局部平均连通中心性 | 第39页 |
4.1.4 边聚类系数中心性 | 第39页 |
4.2 加权聚类系数中心性度量方法 | 第39-40页 |
4.3 关键蛋白质评估指标 | 第40-41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41-45页 |
4.4.1 关键蛋白质数据采集 | 第41页 |
4.4.2 关键蛋白质识别 | 第41-44页 |
4.4.3 度量指标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