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9页 |
·多金属氧酸盐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多金属氧酸盐的应用领域 | 第11-21页 |
·多酸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11-14页 |
·光致变色 | 第14-18页 |
·多酸辅助合成功能性纳米材料 | 第18-21页 |
·多钼酸盐修饰及功能化 | 第21-28页 |
·经典同多钼酸盐[Mo_6O_(19)]~(2-)、[Mo_7O_(24)]~(6-)和[Mo_8O_(26)]~(4-) | 第21-22页 |
·金属络合物或有机配体修饰的同多钼酸盐 | 第22-25页 |
·新型多钼酸盐 | 第25-28页 |
·选题意义和目的 | 第28页 |
·实验试剂和测试手段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基于八钼酸盐的过渡金属修饰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 第29-55页 |
·引言 | 第29页 |
·基于柔性配体3-咪唑甲基吡啶和3-(1,2,4-三氮唑)-甲基吡啶化合物1-7 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表征 | 第29-44页 |
·L~1,L~2 配体合成 | 第30页 |
·化合物1-7 的合成方法 | 第30-32页 |
·化合物1-7 的结构 | 第32-41页 |
·化合物1-7 的性质表征 | 第41-44页 |
·基于2-吡啶基咪唑及其衍生物修饰的八钼酸盐化合物8-12 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 第44-53页 |
·配体2-吡啶基咪唑(L~3)和3-吡啶甲基吡啶基咪唑(L~4)的合成 | 第44页 |
·化合物8-12 的合成方法 | 第44-46页 |
·化合物8-12 的晶体结构 | 第46-52页 |
·化合物8-12 的性质表征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基于共存的不同构型或者不同类型的同多钼酸盐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第55-67页 |
·引言 | 第55页 |
·基于不同构型[Mo_8O_(26)]~(4-)及[Mo_8O_(26)]~(4-)与[Mo_6O_(19)]~(2-)共存晶体的合成 | 第55-57页 |
·配体L~5 的合成方法 | 第56页 |
·化合物13-15 的合成方法 | 第56-57页 |
·基于不同构型[Mo_8O_(26)]~(4-)及[Mo_8O_(26)]~(4-)与[Mo_6O_(19)]~(2-)共存晶体的结构表征 | 第57-64页 |
·X-射线晶体学测定 | 第57-59页 |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59-63页 |
·化合物13-15 结构对比与讨论 | 第63-64页 |
·化合物12-14 的性质表征 | 第64-66页 |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第64-65页 |
·化合物13、15 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65-66页 |
·化合物14 的荧光光谱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基于八钼基有机衍生化的合成子“自下而上”步控式合成从低维到高维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 第67-84页 |
·引言 | 第67-68页 |
·化合物16-20 的合成 | 第68-69页 |
·晶体材料16-20 的合成方法 | 第68-69页 |
·晶体材料16-20 的合成方法讨论 | 第69页 |
·化合物16-20 晶体的结构表征 | 第69-81页 |
·X-射线晶体学测定 | 第69-76页 |
·化合物16-20 的晶体结构 | 第76-80页 |
·化合物16-20 的晶体结构对比 | 第80-81页 |
·化合物16-20 的性质表征 | 第81-82页 |
·化合物的热稳定性 | 第81页 |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81页 |
·化合物20 的荧光光谱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硕士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