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仇英青绿山水 | 第16-36页 |
2.1 中国传统青绿山水发展概述 | 第16-19页 |
2.2 仇英的生平与师承关系 | 第19-21页 |
2.2.1 仇英的生平 | 第19页 |
2.2.2 仇英的师承关系 | 第19-21页 |
2.3 仇英青绿山水的艺术成就 | 第21-26页 |
2.4 仇英青绿山水的形成 | 第26-36页 |
2.4.1 社会审美趣味和艺术取向 | 第26-31页 |
2.4.2 仇英与吴门画派 | 第31-33页 |
2.4.3 仇英青绿山水画体现的继承与发展 | 第33-36页 |
第三章 仇英青绿山水画色彩构成的审美分析 | 第36-46页 |
3.1 仇英青绿山水画的色彩构成的审美分析 | 第36-38页 |
3.2 仇英青绿山水画的个案鉴赏与解读 | 第38-46页 |
3.2.1 《桃源仙境图》鉴赏与读解 | 第39-42页 |
3.2.2 《剑阁图》鉴赏与读解 | 第42-44页 |
3.2.3 《莲溪渔隐图》鉴赏与读解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仇英青绿山水的历史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与启发 | 第46-58页 |
4.1 仇英青绿山水画的的历史地位 | 第46-47页 |
4.2 仇英青绿山水画对后世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 近现代青绿山水画发展现状 | 第49-58页 |
第五章 青绿山水画的创作与实践 | 第58-61页 |
5.1 仇英青绿山水画及近现代青绿山水画对我绘画创作的影响 | 第58页 |
5.2 借鉴仇英青绿山水画特点,进行国画创作 | 第58-59页 |
5.3 融合仇英及近现代青绿山水画画家绘画特点的创作尝试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发表及学术成果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