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国外研究 | 第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2.4 本论文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1.5.1 创新点 | 第18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4页 |
2.1.1 “一带一路” | 第20-21页 |
2.1.2 社会组织 | 第21-24页 |
2.2 政府借力社会组织解决“一带一路”问题的基础理论 | 第24-26页 |
2.2.1 治理理论 | 第24-25页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社会组织现状 | 第26-34页 |
3.1 西藏社会组织概况 | 第26页 |
3.2 西藏社会组织特点 | 第26-30页 |
3.2.1 社会组织逐渐独立自主 | 第27页 |
3.2.2 社会组织规模逐渐增大 | 第27页 |
3.2.3 社会组织能力逐渐提升 | 第27-28页 |
3.2.4 社会认同提高 | 第28-30页 |
3.3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社会组织介入情况 | 第30页 |
3.4 西藏社会组织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具有优势 | 第30-34页 |
3.4.1 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强 | 第30-31页 |
3.4.2 提供多样化服务能力强 | 第31页 |
3.4.3 政策宣传能力大 | 第31-32页 |
3.4.4 促进理性沟通,塑造政府公信力 | 第32页 |
3.4.5 协助政府强化服务能力 | 第32-34页 |
第四章 西藏自治区政府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34-48页 |
4.1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必要性 | 第34-35页 |
4.2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概况 | 第35-38页 |
4.3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3页 |
4.3.1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弊端 | 第39-41页 |
4.3.2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政府借力社会组织不足 | 第41页 |
4.3.3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顶层设计未能深入民心 | 第41-42页 |
4.3.4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公共管理人才缺失 | 第42页 |
4.3.5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环境复杂特殊 | 第42-43页 |
4.4 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3-48页 |
4.4.1 经济发展落后 | 第43-44页 |
4.4.2 政府失灵 | 第44-45页 |
4.4.3 西藏教育水平落后 | 第45-46页 |
4.4.4 西藏宗教意识浓厚 | 第46-48页 |
第五章 西藏自治区政府借力社会组织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问题的对策 | 第48-54页 |
5.1 政府引导社会组织,激发活力 | 第48-51页 |
5.1.1 转变政府治理理念 | 第48-49页 |
5.1.2 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社关系 | 第49页 |
5.1.3 树立开放合作理念 | 第49页 |
5.1.4 构建新型治理体系,提升社会组织协助政府的能力 | 第49-51页 |
5.2 政府借力社会组织开展政策宣传 | 第51-53页 |
5.2.1 政府借力社会组织推动“一带一路”政策深入民心 | 第51-52页 |
5.2.2 政府借力社会组织宣传政策,消除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合作壁垒 | 第52-53页 |
5.3 社会组织主动参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维护双边合作,强化合作纽带关系 | 第53-54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