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3.1 关于生态补偿内涵的国内外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关于流域生态补偿内涵的国内外研究 | 第13-14页 |
1.3.3 关于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国内外研究 | 第14-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9页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2章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与条件价值法 | 第21-30页 |
2.1 流域生态补偿理论 | 第21-24页 |
2.1.1 流域生态补偿的内涵 | 第21页 |
2.1.2 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1.3 流域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2.1.4 流域生态补偿的补偿途径 | 第23页 |
2.1.5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核算 | 第23-24页 |
2.2 条件价值法 | 第24-30页 |
2.2.1 条件价值法的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2.2.2 条件价值法国内外应用 | 第25页 |
2.2.3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研方法 | 第25-26页 |
2.2.4 条件价值法的引导方法 | 第26-28页 |
2.2.5 条件价值法的调查方法 | 第28页 |
2.2.6 条件价值法的数据偏差处理 | 第28-30页 |
第3章 湘江流域区域概述与实地调研 | 第30-37页 |
3.1 湘江流域区域特征 | 第30-31页 |
3.2 湖南省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现状 | 第31-33页 |
3.3 实地调研 | 第33-37页 |
3.3.1 基于CVM法的居民支付意愿调查问卷设计 | 第33-36页 |
3.3.2 调研实施 | 第36-37页 |
第4章 湘江流域居民支付意愿WTP核算 | 第37-42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7-40页 |
4.1.1 居民样本分析 | 第37页 |
4.1.2 居住地特征分析 | 第37-38页 |
4.1.3 居民水生态意识分析 | 第38页 |
4.1.4 居民心理预期分析 | 第38-39页 |
4.1.5 居民支付意愿分析 | 第39-40页 |
4.2 WTP的非参数估计 | 第40-4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湘江流域WTP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42-52页 |
5.1 流域生态补偿中关于支付意愿的假说 | 第42-43页 |
5.2 影响因素假设及变量描述 | 第43-44页 |
5.3 WTP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44-47页 |
5.3.1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第44-46页 |
5.3.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假定 | 第46-47页 |
5.4 WTP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7-50页 |
5.4.1 湘江全流域WTP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7-48页 |
5.4.2 湘江上游WTP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8-49页 |
5.4.3 湘江下游WTP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9-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2-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6.2 完善湘江流域生态补偿的建议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