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轴压比对钢管混凝土柱抗爆性能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 爆炸作用及冲击波的传播第13-14页
        1.2.2 高应变率下材料的动力特性和本构关系第14页
        1.2.3 爆炸荷载作用下结构和构件的动态响应第14-17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7-20页
第二章 爆炸冲击荷载和材料的动力性能第20-32页
    2.1 引言第20-21页
        2.1.1 各种爆炸现象第20页
        2.1.2 炸药爆炸的主要特征第20-21页
    2.2 爆炸冲击荷载的基本理论第21-25页
        2.2.1 爆炸冲击波的形成和传播第21-23页
        2.2.2 爆炸相似定律第23-24页
        2.2.3 爆炸冲击荷载的简化分析第24-25页
    2.3 爆炸冲击波对目标的破坏作用第25-27页
        2.3.1 爆炸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第25-27页
        2.3.2 爆炸冲击波对人员的伤害第27页
    2.4 材料的动力性能第27-30页
        2.4.1 钢材的动力性能第28-29页
        2.4.2 混凝土的动力性能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统一计算公式第32-48页
    3.1 引言第32-33页
    3.2 三参数统一强度理论第33-34页
    3.3 广义宽厚比和有效约束系数的确定第34-36页
        3.3.1 广义宽厚比第34-35页
        3.3.2 有效约束系数第35-36页
    3.4 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极限承载力分析第36-40页
        3.4.1 外钢管受力分析第36-37页
        3.4.2 核心混凝土受力分析第37-39页
        3.4.3 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极限承载力统一计算公式第39-40页
        3.4.4 计算参数 b 的确定第40页
    3.5 参数分析和讨论第40-45页
        3.5.1 约束均匀系数 m 的取值及计算结果对比第40-43页
        3.5.2 影响因素分析第43-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8页
第四章 考虑轴压比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第48-64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广义单自由度体系的基本理论第48-50页
    4.3 计算模型及形状函数第50-53页
        4.3.1 两端铰接模型第50-51页
        4.3.2 一端固结一端定向滑动模型第51-53页
    4.4 考虑轴力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推导第53-62页
        4.4.1 两端铰接模型第54页
        4.4.2 一端固结一端定向滑动模型第54-56页
        4.4.3 抗力函数第56-60页
        4.4.4 特征参数总结第60-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钢管混凝土柱抗爆性能的算例对比及参数分析第64-81页
    5.1 引言第64-67页
        5.1.1 计算最大位移的步骤第64-66页
        5.1.2 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塑性极限弯矩和抗弯刚度第66-67页
    5.2 钢管混凝土柱抗爆性能试验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第67-70页
        5.2.1 钢管混凝土柱抗爆性能试验简介第67-68页
        5.2.2 算例对比及误差分析第68-70页
    5.3 钢管混凝土柱抗爆性能分析模型第70-71页
    5.4 钢管混凝土柱抗爆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1-77页
        5.4.1 含钢率的影响第72-73页
        5.4.2 长径比的影响第73-74页
        5.4.3 材料强度的影响第74-75页
        5.4.4 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第75-77页
    5.5 抗爆构件的破坏位移、轴压比限值和剩余轴压承载力第77-79页
        5.5.1 破坏位移第77页
        5.5.2 轴压比限值第77-78页
        5.5.3 剩余轴压承载力第78-79页
    5.6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结论与展望第81-84页
参考文献第84-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第91-9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维椭圆型流动传热计算的土壤源热泵热渗耦合问题研究
下一篇:基于常规试验的非饱和黄土强度参数的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