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基于不同时相TM数据的森林植被类型提取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地区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引言第10-14页
    1.1 研究目的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数据第14-17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4-15页
        2.1.1 地理位置第14-15页
        2.1.2 气候条件第15页
        2.1.3 水文条件第15页
        2.1.4 土壤条件第15页
        2.1.5 动植物资源第15页
    2.2 数据源第15-17页
3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第17-20页
    3.1 辐射定标第17页
    3.2 FLAASH大气校正第17-18页
    3.3 几何精校正第18-19页
    3.4 图像镶嵌第19页
    3.5 图像裁剪第19-20页
    3.6 阴影消除第20页
4 最佳波段组合研究第20-25页
    4.1 影像光谱特征统计第20-21页
    4.2 波段相关性分析第21-23页
    4.3 OIF指数计算第23-25页
5 植被指数与林地提取第25-33页
    5.1 归一化植被指数提取林地第26-29页
        5.1.1 阈值区间的确定第27页
        5.1.2 分类及分类结果后处理第27-29页
        5.1.3 精度验证第29页
    5.2 简单比值植被指数提取林地第29-33页
        5.2.1 阈值区间的确定第30页
        5.2.2 分类及分类结果后处理第30-32页
        5.2.3 精度验证第32-33页
    5.3 建立掩膜影像第33页
6 基于最大似然法提取森林植被类型第33-44页
    6.1 解译标志的建立第33-35页
    6.2 基于不同时相TM影像提取森林植被类型第35-37页
        6.2.1 ROI的选取与分类第35-36页
        6.2.2 精度验证第36-37页
    6.3 基于不同时相比值影像提取森林植被类型第37-40页
        6.3.1 ROI的选取与分类第37-40页
        6.3.2 精度验证第40页
    6.4 基于植被指数提取森林植被类型第40-44页
        6.4.1 植被指数提取第41页
        6.4.2 森林植被类型提取第41-43页
        6.4.3 精度验证第43-44页
7 结论与讨论第44-46页
    7.1 结论第44-45页
    7.2 讨论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作者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浑善达克沙地榆树径向生长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
下一篇:红树植物对不同盐度水体适应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