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命名数据网络中隐私保护安全机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1.1 命名数据网络研究背景第7-10页
        1.1.1 互联网发展现状第7-8页
        1.1.2 未来网络的研究进展第8-10页
    1.2 命名数据网络概述第10-14页
        1.2.1 命名数据网络的体系架构第10-11页
        1.2.2 命名数据网络的工作机制第11-13页
        1.2.3 命名数据网络的安全机制第13-14页
    1.3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课题背景第15页
    1.5 章节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预备知识第17-25页
    2.1 相关密码学基础知识第17-20页
        2.1.1 双线性群第17页
        2.1.2 相关密码学假设第17-18页
        2.1.3 群签名机制第18-20页
    2.2 匿名通信技术研究现状第20-22页
    2.3 NDNSIM 仿真软件第22-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命名数据网络匿名认证机制设计与分析第25-37页
    3.1 模型与设计目标第25-26页
        3.1.1 系统模型第25-26页
        3.1.2 设计目标第26页
    3.2 方案设计第26-32页
        3.2.1 初始化阶段第27-28页
        3.2.2 发布者发布数据包第28页
        3.2.3 请求者验证数据包第28-30页
        3.2.4 撤销管理第30-31页
        3.2.5 群成员追踪第31-32页
    3.3 安全性分析第32页
    3.4 性能评估第32-35页
        3.4.1 性能分析第33-34页
        3.4.2 仿真第34-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命名数据网络匿名通信机制设计与分析第37-49页
    4.1 模型及设计目标第37-39页
        4.1.1 系统模型第37-38页
        4.1.2 攻击者模型第38页
        4.1.3 设计目标第38-39页
    4.2 方案设计第39-43页
        4.2.1 系统初始化第40页
        4.2.2 请求包的加密第40-41页
        4.2.3 请求包的转发第41-42页
        4.2.4 内容数据包返回第42-43页
    4.3 安全性分析第43-45页
    4.4 性能评估第45-47页
        4.4.1 错误容忍第45-46页
        4.4.2 仿真第46-47页
    4.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五章 结束语第49-51页
致谢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研究成果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页面数据过滤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BIRIS-SSP的多仓储联合云服务中心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