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

基于污染足迹模型的重庆市农业污染压力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农业污染研究综述第12-14页
        1.2.1 种植业对水环境影响研究第13页
        1.2.2 畜禽养殖业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第13-14页
        1.2.3 水产养殖业对水环境的影响研究第14页
    1.3 污染足迹研究综述第14-15页
        1.3.1 污染足迹提出背景第14-15页
        1.3.2 污染足迹模型和研究现状第15页
    1.4 目前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页
    1.5 研究区概况第15-17页
        1.5.1 自然环境状况第16-17页
        1.5.2 社会经济状况第17页
    1.6 研究方案第17-20页
        1.6.1 研究目的第17-18页
        1.6.2 研究思路第18页
        1.6.3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6.4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19-20页
2 农业污染物入河量现状分析第20-29页
    2.1 农业污染危害第20页
    2.2 重庆市农业污染成因第20-21页
    2.3 重庆市农业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第21-24页
        2.3.1 种植业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第21-22页
        2.3.2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第22-23页
        2.3.3 水产养殖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第23-24页
    2.4 重庆市农业污染物入河量计算结果与分析第24-29页
        2.4.1 农业有机污染物物(COD)入河量分析第24-26页
        2.4.2 农业污染物总氮入河量分析第26-27页
        2.4.3 农业污染物总磷入河量分析第27-29页
3 重庆市农业污染足迹计算第29-39页
    3.1 重庆市水环境容量计算第29-30页
        3.1.1 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简述第29-30页
        3.1.2 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分析第30页
    3.2 重庆市农业污染足迹计算与分析第30-32页
        3.2.1 污染足迹概念第30-31页
        3.2.2 污染足迹模型第31页
        3.2.3 重庆市农业污染足迹计算方法第31-32页
    3.3 重庆市农业污染足迹计算结果分析第32-33页
    3.4 重庆市农业污染足迹空间分析第33-36页
        3.4.1 重庆市各区县农业 COD 污染足迹分析第34-35页
        3.4.2 重庆市各区县农业 TN 污染足迹分析第35-36页
    3.5 重庆市各区县农业污染足迹评价第36-39页
        3.5.1 重庆市各区县人均农业 COD 污染足迹分析第36页
        3.5.2 重庆市各区县人均农业 TN 污染足迹分析第36-37页
        3.5.3 重庆市各区县农业万元产值 COD 污染足迹分析第37-38页
        3.5.4 各区县农业万元产值 TN 污染足迹分析第38-39页
4 重庆市农业污染压力定量评估第39-46页
    4.1 重庆市最大农业污染足迹分析第39页
    4.2 重庆市农业污染压力核算与分析第39-41页
        4.2.1 重庆市农业污染承载力分析第39-40页
        4.2.2 污染压力模型第40-41页
    4.3 重庆市农业污染压力分析第41-42页
    4.4 重庆市农业污染压力验证第42-43页
    4.5 重庆市农业污染压力驱动力分析第43-46页
        4.5.1 直接人文驱动力分析第43-44页
        4.5.2 间接人文驱动力分析第44-46页
5 重庆市农业污染对策分析第46-50页
    5.1 开展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第46页
    5.2 发展生态农业第46-47页
    5.3 建立农业防污缓冲带第47-48页
    5.4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方式第48页
    5.5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第48-49页
    5.6 加强畜禽养殖业管理第49-5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0-53页
    6.1 主要结论第50-51页
    6.2 本文的创新点第51-52页
    6.3 研究不足及讨论第52页
    6.4 研究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废旧塑料处置地多溴二苯醚生物累积特征以及人体暴露健康风险
下一篇:“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