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概述 | 第9页 |
1.2 地基极限承载力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国外的理论研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的理论研究 | 第11页 |
1.3 原位试验 | 第11-13页 |
1.4 地基破坏的形式 | 第13-16页 |
1.4.1 竖向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 | 第13-15页 |
1.4.2 斜荷载下地基的破坏形式 | 第15-16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7页 |
2 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 第17-30页 |
2.1 无粘性土的室内模型试验 | 第17-25页 |
2.1.1 砂土的力学物理指标 | 第17页 |
2.1.2 试验装置 | 第17-18页 |
2.1.3 模型试验方案 | 第18-19页 |
2.1.4 无粘性土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19-25页 |
2.2 粘性土的室内模型试验 | 第25-29页 |
2.2.1 粘性土的力学物理指标 | 第25页 |
2.2.2 模型试验方案 | 第25页 |
2.2.3 粘性土室内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第25-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室内试验与现场试验强度指标对比分析 | 第30-41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工程概况 | 第30页 |
3.3 地质条件 | 第30页 |
3.4 室内试验 | 第30-33页 |
3.4.1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 第30-31页 |
3.4.2 三轴压缩试验 | 第31-33页 |
3.5 现场试验 | 第33-40页 |
3.5.1 试验区布置与试样制备 | 第33-34页 |
3.5.2 试验方法 | 第34-35页 |
3.5.3 试验实施 | 第35页 |
3.5.4 抗剪强度指标 | 第35-37页 |
3.5.5 倾斜荷载作用下现场试验的破坏形式 | 第37-38页 |
3.5.6 试验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分析 | 第38-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倾斜荷载下地基承载力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1-65页 |
4.1 土体的弹塑性本构模型 | 第41-44页 |
4.1.1 屈服与破坏准则 | 第41-43页 |
4.1.2 流动法则 | 第43页 |
4.1.3 硬化规律 | 第43-44页 |
4.2 ABAQUS软件简介 | 第44-47页 |
4.2.1 ABAQUS软件中接触面相互作用力学模型 | 第44-46页 |
4.2.2 ABAQUS中的Mohr-Coulomb模型 | 第46-47页 |
4.3 模型的建立 | 第47-49页 |
4.3.1 确定计算区域及边界条件 | 第47-48页 |
4.3.2 确定模型的基本参数 | 第48页 |
4.3.3 确定模型的分析步 | 第48-49页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9-57页 |
4.4.1 剪切曲线分析 | 第49-50页 |
4.4.2 地基破坏模式分析 | 第50-51页 |
4.4.3 地基承载力强度包络曲线 | 第51-52页 |
4.4.4 地基竖向应力分析 | 第52-54页 |
4.4.5 地基沉降分析 | 第54-56页 |
4.4.6 地基水平位移分析 | 第56-57页 |
4.5 敏感性分析 | 第57-63页 |
4.5.1 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影响 | 第57-59页 |
4.5.2 基础宽度的影响 | 第59-61页 |
4.5.3 基础埋深的影响 | 第61-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