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10-13页 |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1.2.3 小结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理论依据 | 第18-24页 |
2.1 生态系统 | 第18-19页 |
2.2 经济系统 | 第19-21页 |
2.3 金融系统 | 第21-22页 |
2.4 耦合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现状分析 | 第24-29页 |
3.1 鄱阳湖地区生态现状分析 | 第24页 |
3.2 鄱阳湖地区经济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3.3 鄱阳湖地区金融现状分析 | 第26-29页 |
第4章 生态、经济与金融空间耦合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29-43页 |
4.1 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发展的系统分析 | 第29-34页 |
4.1.1 系统动力学方法简介 | 第29-30页 |
4.1.2 各子系统的系统流图分析 | 第30-34页 |
4.2 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第34-37页 |
4.2.1 模型的变量和参数设置 | 第34-36页 |
4.2.2 仿真结果误差分析 | 第36-37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4.3.1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4.3.2 鄱阳湖地区城市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第5章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关联分析 | 第43-51页 |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3-45页 |
5.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43-44页 |
5.1.2 生态、经济与金融系统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4-45页 |
5.2 实证研究 | 第45-51页 |
5.2.1 熵权法 | 第45-47页 |
5.2.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47-49页 |
5.2.3 结果分析 | 第49-51页 |
第6章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空间耦合演化分析 | 第51-55页 |
6.1 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51-52页 |
6.2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耦合发展演化分析 | 第52-53页 |
6.3 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5-59页 |
7.1 结论 | 第55-56页 |
7.2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与金融空间耦合发展模式的建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