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方案 | 第16-19页 |
2.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2.1 碳酸盐岩风化壳的发育特征 | 第16页 |
2.2.2 风化流体的模拟 | 第16页 |
2.2.3 对岩粉层进行室内人工控制的高柱淋溶实验 | 第16-17页 |
2.2.4 对碳酸盐岩风化壳形成过程的研究 | 第17页 |
2.2.5 基岩及风化作用剖面中 U、Th 的富集机制 | 第17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3章 淋溶实验 | 第19-59页 |
3.1 研究剖面的筛选 | 第19-21页 |
3.2 淋溶实验装置 | 第21页 |
3.3 淋溶条件的模拟 | 第21-22页 |
3.4 矿物分析及淋溶实验的实施 | 第22-23页 |
3.4.1 矿物分析 | 第22页 |
3.4.2 淋溶实验的实施 | 第22-23页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45页 |
3.5.1 “干热”条件下的动态变化 | 第23-30页 |
3.5.2 “湿热”条件下的动态变化 | 第30-36页 |
3.5.3 不同气候条件对碳酸盐岩风化特征的约束 | 第36-45页 |
3.6 碳酸盐岩风化剖面 U、Th 的富集特征 | 第45-59页 |
3.6.1 U、Th 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 | 第45-51页 |
3.6.2 岩-土界面反应中 U、Th 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51-55页 |
3.6.3 U、Th 在风化剖面中的富集特征 | 第55-59页 |
第4章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 第59-61页 |
4.1 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4.2 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成果目录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