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空气调节论文--空气调节制冷技术论文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空气动力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9页
   ·研究背景第10-16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6-19页
     ·课题的提出第16-19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0-2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2-28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2章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数学模型求解及程序编制第29-46页
   ·C语言程序概述第29-32页
     ·C语言的特点第29-30页
     ·C语言的算法第30-31页
     ·C语言程序的执行第31-32页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基本模型与程序编制第32-35页
     ·物理模型第32页
     ·仿真程序的编制第32-33页
     ·程序的实现第33-35页
   ·仿真计算结果分析第35-45页
     ·板间距对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芯体压降的影响第35-36页
     ·板宽(高)对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芯体压降的影响第36-38页
     ·空气流速对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芯体压降的影响第38-39页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最佳工作点的确定第39-44页
     ·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第44-45页
   ·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空气动力性能的三维数值模拟与换热的场协同分析第46-71页
   ·Fluent概述第46页
   ·数学模型的描述第46-47页
   ·控制方程的建立第47-50页
   ·对三维数学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第50-51页
   ·边界条件的描述第51-54页
   ·Fluent的数值算法第54-56页
   ·Fluent求解器的选择第56-57页
     ·求解器的类型第56页
     ·Fluent中求解器的设置第56-57页
   ·模拟流程及边界条件的导入第57-60页
     ·用Fluent软件对模型的模拟流程第57-58页
     ·边界条件的导入第58-60页
   ·后处理第60页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第60-64页
     ·风速分布第61页
     ·压力分布第61-63页
     ·相对湿度分布第63-64页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换热芯体的场协同分析第64-70页
     ·场协同的概念第64-67页
     ·换热芯体新风通道中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场协同分析第67-70页
   ·小结第70-71页
第4章 实验研究第71-94页
   ·实验台介绍第71-74页
   ·实验样机第74-77页
     ·换热芯体和样机第74-76页
     ·喷淋室第76页
     ·循环水箱第76-77页
   ·实验系统流程第77-78页
   ·实验目的及内容第78页
   ·实验方法第78-7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9-92页
     ·夏季运行工况第80-87页
     ·冬季运行工况第87-92页
   ·实验误差分析第92-93页
     ·环境误差第92页
     ·设备仪表误差第92页
     ·数据采集系统误差第92页
     ·人员误差第92-93页
   ·小结第93-94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94-97页
   ·研究成果及主要创新点第94-96页
   ·展望与设想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附录一 阻力损失计算程序第102-103页
附录二 数据采集程序第103-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科研情况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型活塞裙部数值插值系统开发
下一篇:山东地区村镇小型办公建筑太阳能采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