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毛竹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 | 第10-11页 |
1.3.2 海拔对毛竹林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3 海拔对毛竹林生理生态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5-16页 |
2.1.1 试验地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 | 第15页 |
2.1.2 设置不同海拔梯度的标准地 | 第15-1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6-19页 |
2.2.1 毛竹林结构试验方法 | 第16-17页 |
2.2.2 毛竹林生理生态特征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3页 |
3.1 海拔对毛竹林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 第19-26页 |
3.1.1 海拔对毛竹林立竹密度产生的影响 | 第19-20页 |
3.1.2 海拔对立竹胸径的影响 | 第20-22页 |
3.1.3 海拔对立竹枝下高和全高的影响 | 第22-23页 |
3.1.4 海拔对立竹的均匀度、整齐度影响 | 第23-24页 |
3.1.5 海拔对毛竹林材积的影响 | 第24-26页 |
3.2 海拔对毛竹林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6-30页 |
3.2.1 海拔对毛竹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影响 | 第26-27页 |
3.2.2 海拔对毛竹林光合生理指标影响 | 第27-29页 |
3.2.3 海拔对毛竹林光响应特点影响 | 第29-30页 |
3.3 海拔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 | 第30-33页 |
3.3.1 海拔对毛竹林竹材产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海拔对毛竹林竹笋营养成分的影响 | 第31-33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3-41页 |
4.1 结论 | 第33-38页 |
4.1.1 海拔对毛竹林叶绿素含量影响 | 第33-34页 |
4.1.2 海拔对毛竹林光合日变化影响 | 第34页 |
4.1.3 不同海拔高度对毛竹林光响应特征影响 | 第34-37页 |
4.1.4 不同海拔对毛竹林生物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4.2 讨论 | 第38-41页 |
4.2.1 海拔对毛竹林光合生理特征影响 | 第38页 |
4.2.2 海拔对毛竹林光响应特征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3 海拔对毛竹林的生物量影响 | 第39-41页 |
5 展望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