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 ·材料表面可控润湿性的研究 | 第10-12页 |
| ·梯度表面能表面制备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微液滴的驱动控制技术 | 第14-17页 |
| ·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研究 | 第17-18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8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 第18-20页 |
| 第2章 实验原理、设备与方法 | 第20-25页 |
| ·梯度表面能表面的制备原理 | 第20-21页 |
| ·梯度表面能表面的制备方法与表征 | 第21页 |
| ·实验所用的仪器与设备 | 第21-23页 |
| ·实验所用的试剂 | 第23-25页 |
| 第3章 表面能梯度的制备 | 第25-41页 |
| ·FAS-SAM 表面上实现表面能梯度 | 第25-31页 |
| ·FAS-SAM 的光响应性 | 第25-27页 |
| ·改变光照时间实现表面能梯度 | 第27-29页 |
| ·改变光照距离实现表面能梯度 | 第29-31页 |
| ·ODS-SAM 表面梯度表面能的制备 | 第31-33页 |
| ·ODS-FAS-SAMs 表面梯度表面能的制备 | 第33-36页 |
| ·微液滴的表面张力驱动机制探讨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4章 微液滴的自运动行为研究 | 第41-52页 |
| ·液滴体积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挡板运动速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 ·梯度表面倾角的影响 | 第44-46页 |
| ·液滴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46-48页 |
| ·润湿作用对液滴运动速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5章 氧化锌薄膜表面润湿性转变特性研究 | 第52-65页 |
| ·纳米氧化锌薄膜的制备原理及方法 | 第52-53页 |
| ·纳米氧化锌薄膜的形貌 | 第53页 |
| ·纳米氧化锌薄膜的润湿性转变特性 | 第53-61页 |
| ·亲水转变为疏水 | 第53-55页 |
| ·疏水转变成亲水 | 第55-59页 |
| ·氧化锌薄膜表面润湿性转变的临界温度 | 第59-61页 |
| ·氧化锌薄膜表面润湿性的转变特性 | 第61页 |
| ·基于ZnO粗糙结构FAS薄膜梯度表面能表面的制备 | 第61-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