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三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五 本文写作思路 | 第13-14页 |
第一章 背景案例 | 第14-18页 |
第一节 案情简介 | 第14-15页 |
一 案例一 | 第14页 |
二 案例二 | 第14-15页 |
三 案例三 | 第15页 |
第二节 争议的焦点问题 | 第15-18页 |
一 消费者后悔权期间的认定 | 第16页 |
二 消费者后悔权适用范围及条件 | 第16页 |
三 滥用消费者后悔权的法律规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消费者后悔权期间的认定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后悔权期间认定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8-22页 |
一 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中的“收到”的含义模糊 | 第18-19页 |
二 缺乏换货商品后悔权期间的规定 | 第19页 |
三 未考虑特殊时期最后一日的确定 | 第19页 |
四 后悔权七日期限有不足 | 第19-21页 |
五 后悔权期限与经营者告知义务存在争议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消费者后悔权期间的正确界定 | 第22-27页 |
一 正确理解“收到”的含义 | 第22页 |
二 完善换货商品后悔权期间的规定 | 第22-24页 |
三 明确特殊日期最后一日的确定 | 第24-25页 |
四 不同商品灵活制定后悔权期限 | 第25页 |
五 以收到商品作为后悔权起算时间点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消费者后悔权适用范围及条件 | 第27-34页 |
第一节 消费者后悔权适用范围及条件的争议 | 第27-30页 |
一 不宜退货范围存在争议 | 第27-29页 |
二 后悔权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 第29页 |
三 商品完好的认定标准不一致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消费者后悔权适用范围与适用条件的确定 | 第30-34页 |
一 统一不宜退货商品目录 | 第30-31页 |
二 适当扩大后悔权适用范围 | 第31-33页 |
三 参照交易习惯确定完好标准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滥用消费者后悔权的法律规制 | 第34-41页 |
第一节 滥用消费者后悔权的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 第34-36页 |
一 普通消费者滥用消费者后悔权 | 第34-35页 |
二 不正当经营者利用消费者后悔权打击竞争对手 | 第35页 |
三 滥用后悔权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滥用消费者后悔权的规制建议 | 第36-41页 |
一 构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 第36-38页 |
(一) 立法层面:构建多层次、相关联的法律规范体系 | 第36页 |
(二) 网络平台层面:建立健全消费者经营者互评机制 | 第36-37页 |
(三) 政府机关层面:逐步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 第37页 |
(四) 司法机关层面:坚持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相结合 | 第37-38页 |
(五) 消费者自身层面:加强行为自律 | 第38页 |
二 严厉规制利用后悔权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第38-41页 |
(一) 细化不正当竞争的认定标准 | 第38-39页 |
(二) 引入惩罚性赔偿增加违法成本 | 第39页 |
(三) 构建严密的、系统的执行监督体系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个人简历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