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本论文的研究目和研究的内容 | 第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8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逻辑结构 | 第8-9页 |
1.3.1 应用于寿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第8-9页 |
1.3.2 本论文的逻辑结构 | 第9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4.1 国外研究及现状综述 | 第9-10页 |
1.4.2 国内相关研究及综述 | 第10-12页 |
1.4.3 关于消费者保护的研究评述 | 第12-14页 |
第2章 寿险消费者权益侵害现状 | 第14-16页 |
2.1 寿险消费者整体受损严重 | 第14-15页 |
2.2 寿险消费者权益侵害补偿情况 | 第15页 |
2.3 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情况 | 第15-16页 |
第3章 寿险消费者权益侵害原因 | 第16-22页 |
3.1 从保险公司方面分析产生以上投诉的深层原因 | 第16-18页 |
3.1.1 条款及产品设置缺陷 | 第16-17页 |
3.1.2 营销考核模式缺陷 | 第17-18页 |
3.1.3 保险服务未能以客户为中心 | 第18页 |
3.2 从消费者方面分析产生以上投诉的深层原因 | 第18-20页 |
3.2.1 当代消费者对保险存在认识误区 | 第18-19页 |
3.2.2 消费者契约精神缺失状况严重 | 第19-20页 |
3.3 从监管方面分析产生以上投诉的深层原因 | 第20-22页 |
3.3.1 法律法规条文对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盲区 | 第20页 |
3.3.2 当前情况下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 | 第20-22页 |
第4章 现行监管政策下的案例及博弈分析 | 第22-30页 |
4.1 监管机构及保险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22-23页 |
4.2 通过案例分析商业寿险监管政策产生的监管效果 | 第23-30页 |
4.2.1 案例涉及保险公司背景 | 第23-24页 |
4.2.2 重庆保监局监管政策及思路 | 第24-27页 |
4.2.3 保监局在消费者权益维护上对T公司的监管及效果 | 第27-28页 |
4.3.4 监管效果 | 第28-30页 |
第5章 寿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国际和行业经验借鉴 | 第30-35页 |
5.1 典型国家在此方面的政策 | 第30-33页 |
5.1.1 英国金融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 | 第30-31页 |
5.1.2 日本金融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 | 第31-32页 |
5.1.3 美国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 | 第32-33页 |
5.2 香港廉政公署对大众教育的经验借鉴 | 第33-35页 |
第6章 寿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建议 | 第35-41页 |
6.1 从立法和政策上明确保险消费者的权利内容 | 第35-37页 |
6.1.1 完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及制度 | 第35-36页 |
6.1.2 改革监管法规及手段 | 第36-37页 |
6.2 鼓励保险公司进行改革创新 | 第37-39页 |
6.2.1 鼓励并引导各寿险公司通俗化保险合同条款 | 第37-38页 |
6.2.2 加强对保险公司营销模式改革创新的支持及指导 | 第38页 |
6.2.3 鼓励保险公司进行服务创新,改善消费者体验 | 第38-39页 |
6.3 加强消费者教育 | 第39-41页 |
6.3.1 对保险消费者开展专项服务告知 | 第39页 |
6.3.2 增强保险消费者契约精神 | 第39页 |
6.3.3 开展正面宣传,提升保险知识普及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保险消费者问卷调查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