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低温预混燃烧混合气浓度分布控制研究
附件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柴油低温预混燃烧的研究背景 | 第13-19页 |
1.2.1 柴油机新型燃烧理论概况 | 第13-15页 |
1.2.2 低温预混燃烧的排放问题 | 第15-17页 |
1.2.3 低温预混喷射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试验台架与模拟计算基础 | 第21-31页 |
2.1 试验设备 | 第21-25页 |
2.1.1 试验台架系统的总体构成 | 第21-22页 |
2.1.2 模拟试验燃烧室的设计内容 | 第22-23页 |
2.1.3 控制与采集系统 | 第23-24页 |
2.1.4 缸内混合气浓度测试方法 | 第24-25页 |
2.1.5 喷油量标定 | 第25页 |
2.2 燃油喷雾多维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 第25-29页 |
2.2.1 湍流流动模型 | 第26页 |
2.2.2 柴油喷射子模型 | 第26-28页 |
2.2.3 模拟气缸模型的建立 | 第28页 |
2.2.4 网格划分 | 第28-29页 |
2.2.5 边界与初始条件设定 | 第29页 |
2.4 本文静态喷射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单段喷射混合气浓度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31-48页 |
3.1 试验方案与缸内浓度特征区域 | 第31-35页 |
3.1.1 试验方案与计算模型 | 第31-32页 |
3.1.2 单段喷射过程缸内混合气浓度场的试验值 | 第32-33页 |
3.1.3 缸内特征区域试验结果分析 | 第33-35页 |
3.2 单段喷射混合气特性分析 | 第35-37页 |
3.2.1 单段喷射时缸内混合气的发展趋势 | 第35-36页 |
3.2.2 喷射参数缸内混合气分布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 单段喷射过程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 第37-46页 |
3.3.1 喷射压力对缸内柴油喷雾的影响 | 第37-41页 |
3.3.2 喷射脉宽对缸内柴油喷雾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3 缸内温度对柴油喷雾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4 缸内压力对柴油喷雾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 混合气浓度特性影响因素小结 | 第46-47页 |
3.4.1 静态喷射试验与仿真数据的对比 | 第46-47页 |
3.4.2 单段喷射各参数的影响 | 第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多段喷射参数对混合气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48-62页 |
4.1 多段喷射的试验与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57页 |
4.1.1 两段喷射混合气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48-51页 |
4.1.2 三段喷射混合气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51-54页 |
4.1.3 四段喷射混合气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54-57页 |
4.2 多段喷射混合气雾化与均匀性分析 | 第57-60页 |
4.3 多段喷射参数的影响因素小结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柴油预混缸内混合气形成过程的模拟研究 | 第62-74页 |
5.1 动网格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62-64页 |
5.1.1 几何模型建立与动网格划分 | 第62-64页 |
5.1.2 初始与边界条件设定 | 第64页 |
5.2 柴油预混混合气形成过程模拟分析 | 第64-70页 |
5.2.1 单段喷射缸内混合气形成特性分析 | 第64-66页 |
5.2.2 多段喷射缸内混合气形成特性分析 | 第66-68页 |
5.2.3 多段喷射效果小结 | 第68-70页 |
5.3 涡流影响混合气形成过程模拟分析 | 第70-73页 |
5.3.1 涡流比对柴油喷射过程的影响 | 第70-71页 |
5.3.2 涡流比对缸内混合气分布的影响 | 第71-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4-7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4-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