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11-16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1-14页 |
1.1.2 诊断标准 | 第11-14页 |
1.1.2.1 西医医诊断标准 | 第11页 |
1.1.2.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1-12页 |
1.1.2.3 证候分型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1.1.2.4 脑梗死临床分型标准(OCSP分型) | 第13页 |
1.1.2.5 脑梗死分期标准 | 第13-14页 |
1.1.2.6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1.1.2.7 排除标准 | 第14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2.1 试验设计 | 第14页 |
1.2.2 评定工具 | 第14-15页 |
1.2.3 相关的数据 | 第15-16页 |
1.2.4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第16页 |
2 结果 | 第16-22页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第16-18页 |
2.2 中风中医辨证分型分布 | 第18页 |
2.3 所有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分布 | 第18-19页 |
2.4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相关性分析 | 第19-22页 |
2.4.1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脑动脉血流速度分组中医辨证分型分布频数比较 | 第19-20页 |
2.4.2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中经络五大证型与颅内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比较 | 第20-21页 |
2.4.3 各组TCD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 第21-22页 |
3 讨论 | 第22-42页 |
3.1 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研究 | 第22-27页 |
3.2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27-28页 |
3.3 现代影像学指标与缺血性中风证型关系的研究 | 第28-31页 |
3.4 中风病宏观辨证中引入微观的必要性 | 第31-34页 |
3.5 TCD工作原理及在缺血性中风的应用 | 第34-37页 |
3.6 中风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相关性 | 第37-42页 |
4 问题与展望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综述 | 第5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