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外治法(物理疗法)论文--推拿、按摩、捏积论文

三种不同疗法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前言第11-13页
临床研究第13-29页
    1 临床资料第13-14页
        1.1 病例来源第13页
        1.2 诊断标准第13-14页
        1.3 病例选择第14页
    2 研究方法第14-21页
        2.1 病例分组第14-16页
        2.2 试验设备及测试方法第16-17页
        2.3 干预方法第17-21页
    3 观察指标第21页
        3.1 矢状面静态姿势评估第21页
        3.2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第21页
        3.3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第21页
    4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第21-22页
    5 流程图第22-23页
    6 结果第23-29页
        6.1 纳入病例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表 4,图 5)第23页
        6.2 三组病例治疗前后矢状面静态姿势评估比较第23-26页
        6.3 三组病例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比较(表 8,图 9)第26-27页
        6.4 三组病例治疗前后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总分比较(表 9,图 10)第27-29页
讨论第29-44页
    1 祖国医学对上交叉综合征的认识第29-32页
        1.1 祖国医学对“筋”的认识第29-31页
        1.2 筋病与上交叉综合征第31-32页
        1.3 上交叉综合征的特殊性第32页
    2 现代医学对上交叉综合征的认识第32-39页
        2.1 上交叉综合征的定义第32-33页
        2.2 上交叉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第33页
        2.3 病因分析第33-35页
        2.4 发病机制研究第35-36页
        2.5 症状研究第36-39页
    3 现代康复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理论依据第39-40页
        3.1 肌肉能量技术第39-40页
        3.2 运动机能贴布第40页
    4 太极推拿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的理论依据第40-41页
    5 评价指标的选择第41-42页
        5.1 矢状面静态姿势评估第41-42页
        5.2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第42页
        5.3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第42页
    6 结果分析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附录第50-57页
    附录一 矢状面静态姿势评估表第50-51页
    附录二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表第51-52页
    附录三 METs操作原则、术前准备及主要METs第52-54页
    附录四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调查问卷第54-57页
文献综述第57-63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配合隔物温和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针刀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