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1.2.1 RV减速器的国外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1.2.2 RV减速器的国内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RV减速器传动系统 | 第15-23页 |
2.1 RV减速器的结构 | 第15-19页 |
2.2 RV传动原理及其特点 | 第19-22页 |
2.2.1 RV减速器的传动原理 | 第19-20页 |
2.2.2 RV减速器的传动比计算 | 第20-22页 |
2.2.3 RV减速器的传动特点 | 第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RV减速器的零件偏差分析及其建模 | 第23-50页 |
3.1 偏差定义 | 第23-24页 |
3.2 偏差源分类 | 第24-26页 |
3.3 偏差建模的由来 | 第26页 |
3.4 多元偏差统一表达模型 | 第26-33页 |
3.4.1 系统建模的假设条件 | 第26-27页 |
3.4.2 多元偏差统计模型 | 第27-31页 |
3.4.3 多元偏差矢量表达模型 | 第31-33页 |
3.5 主要零件的偏差模型 | 第33-49页 |
3.5.1 输入齿轮轴 | 第33-35页 |
3.5.2 行星轮 | 第35-37页 |
3.5.3 曲柄轴 | 第37-39页 |
3.5.4 摆线轮 | 第39-41页 |
3.5.5 针齿轮 | 第41-43页 |
3.5.6 行星架 | 第43-45页 |
3.5.7 输出盘 | 第45-47页 |
3.5.8 壳体 | 第47-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偏差传递分析 | 第50-65页 |
4.1 偏差源与偏差统一表达分析 | 第50-52页 |
4.1.1 零件的几何偏差和偏差关联实体 | 第50页 |
4.1.2 零件的基本偏差信息 | 第50-51页 |
4.1.3 零件的偏差约束信息 | 第51-52页 |
4.1.4 零件偏差正负累积性判定 | 第52页 |
4.2 配合机理分析 | 第52-55页 |
4.2.1 配合 | 第52-53页 |
4.2.2 配合关系有向图表达 | 第53-54页 |
4.2.3 零件间配合的意义 | 第54-55页 |
4.3 偏差传递有向图机理分析 | 第55-57页 |
4.3.1 有向图的顶点 | 第55页 |
4.3.2 有向图的边 | 第55页 |
4.3.3 有向图边的权值 | 第55-57页 |
4.4 RV减速器精密传动系统的偏差传递有向图 | 第57-64页 |
4.4.1 RV减速器主要零件装配约束 | 第57-58页 |
4.4.2 RV减速器主要零件配合关系 | 第58-59页 |
4.4.3 RV-160E-171型减速器偏差传递有向图模型 | 第59-62页 |
4.4.4 RV减速器偏差传递有向图模型仿真 | 第62-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66页 |
5.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72页 |
参加的科研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