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热电现象的发现 | 第10-12页 |
1.3 热电现象的热力学起源 | 第12-13页 |
1.4 热电性能的统计解释 | 第13-18页 |
1.4.1 Fermi-Dirac统计和Bose-Einstein统计 | 第13-14页 |
1.4.2 半导体中的Boltzmann输运方程 | 第14-18页 |
1.4.2.1 电导率 | 第16页 |
1.4.2.2 Seebeck 系数 | 第16-17页 |
1.4.2.3 热导率 | 第17-18页 |
1.5 提升热电转化效率的方案 | 第18-21页 |
1.5.1 降低热导率 | 第18-19页 |
1.5.2 提升 PF | 第19-21页 |
1.6 热电材料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1.6.1 碲化铋 | 第22-23页 |
1.6.2 硒化锡 | 第23页 |
1.6.3 硅锗合金 | 第23-24页 |
1.6.4 黄铜矿 | 第24页 |
1.6.5 方钴矿 | 第24页 |
1.6.6 Half-Heuslar化合物 | 第24-25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5-28页 |
第二章 BiSbTe合金的热压温度及各向异性对热电性能的影响 | 第28-36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8-30页 |
2.2.1 样品的制备 | 第28-29页 |
2.2.2 样品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2.3.1 XRD表征分析 | 第30页 |
2.3.2 垂直和平行于压力方向性能比较 | 第30-32页 |
2.3.3 热压温度对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Te成分减少对BiSbTe热电性能的影响 | 第36-44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3.3.1 微结构表征 | 第37-39页 |
3.3.2 电阻率和Seebeck系数 | 第39-40页 |
3.3.3 热导率和热电性能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锗掺杂的Bi_(0.4)Sb_(1.6)Te_3热电性能的研究 | 第44-52页 |
4.1 引言 | 第44-4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4.3.1 微结构分析 | 第45-46页 |
4.3.2 热电输运性质 | 第46-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CuInTe_2/BST复合材料热电性能的研究 | 第52-60页 |
5.1 引言 | 第52-53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53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5.3.1 微观结构表征 | 第53-55页 |
5.3.2 电阻和热电势 | 第55-57页 |
5.3.3 热导率和热电性能 | 第57-5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60页 |
6.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