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认知论文

认知活动双加工过程的非理性偏差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章 概述第15-30页
 1 元认知概述第15-17页
   ·元认知定义第15页
   ·元认知结构第15-17页
     ·Flavell的分类: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第16页
     ·国内学者的分类第16页
     ·元认知中的关键因素第16-17页
 2 双加工理论概述第17-21页
   ·双加工理论定义第17-18页
   ·双加工理论主要类别第18-19页
   ·多种双加工理论的比较第19-20页
   ·元认知在双加工理论中的重要作用第20-21页
   ·双加工过程的个体差异第21页
   ·双加工理论的研究方法第21页
 3 非理性决策概述第21-26页
   ·决策定义第21-22页
   ·决策中的非理性偏差第22页
   ·非理性决策的双加工理论解释第22-23页
   ·常见的非理性偏差——禀赋效应第23-24页
     ·禀赋效应第23页
     ·禀赋效应的理论解释第23-24页
   ·常见的非理性偏差——比率偏见效应第24-26页
     ·比率偏见效应第24-25页
     ·比率偏见效应的标准理论解释第25页
     ·比率偏见效应的主观概率解释第25页
     ·比率偏见效应的认知-体验自我理论解释第25-26页
 4 R-BJ任务与R-BE任务第26-27页
   ·R-BJ任务介绍第26页
   ·R-BE任务介绍第26-27页
 5 IAT技术第27-30页
   ·IAT定义第27页
   ·IAT实验步骤与原理第27-29页
   ·IAT效应的心理机制第29页
   ·IAT信度和效度第29-30页
     ·IAT的信度第29页
     ·IAT的效度第29-30页
第二章 研究目标与实验假设第30-32页
 1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的第30-31页
   ·问题提出第30-31页
   ·研究目的第31页
 2 研究假设第31-32页
   ·元认知水平对非理性偏差影响的研究假设第31页
   ·使用内隐方法测量双加工过程中非理性现象的研究假设第31-32页
第三章 实验研究第32-47页
 1 实验一 比率偏见效应研究第32-42页
   ·前言第32-33页
   ·方法第33-36页
     ·被试第33-34页
     ·实验材料第34-35页
     ·实验程序第35-36页
   ·结果第36-41页
     ·比率偏见判断结果第36-37页
     ·比率偏见评价结果第37-38页
     ·年龄对元认知状态持续性的影响第38页
     ·专业背景对比率偏见效应的影响第38-39页
     ·元认知对比率偏见效应的影响第39-41页
   ·讨论第41-42页
 2 实验二:非理性偏差的内隐检验第42-47页
   ·前言第42-43页
   ·方法第43-45页
     ·被试和实验材料第43-44页
     ·实验程序第44-45页
   ·结果第45-46页
     ·比率偏见效应和禀赋效应的IAT结果第46页
     ·专业背景对比率偏见效应和禀赋效应的内隐联结影响第46页
   ·讨论第46-47页
第四章 总讨论与小结第47-51页
 1 总讨论第47-48页
 2 初步发现和不足第48-49页
 3 未来研究方向第49-50页
 4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附录第55-62页
后记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金分割与内隐测量
下一篇:女性容貌图片的评价者眼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