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辅助制动装置的分类及特点 | 第8-13页 |
1.2.1 发动机制动 | 第8-9页 |
1.2.2 发动机排气制动 | 第9-10页 |
1.2.3 电涡流缓速器 | 第10-12页 |
1.2.4 永磁式缓速器 | 第12页 |
1.2.5 自励式缓速器 | 第12-13页 |
1.2.6 液力缓速器 | 第13页 |
1.3 液力缓速器的国内外发展研究简介 | 第13-16页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液力缓速器 | 第17-25页 |
2.1 液力缓速器的主要结构组成 | 第17-18页 |
2.2 工作原理 | 第18页 |
2.3 液力缓速器的分类 | 第18-20页 |
2.4 液力缓速器的缓速特点 | 第20-22页 |
2.5 几种典型的液力缓速器产品介绍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液力缓速器流体分析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参数设计 | 第25-37页 |
3.1 液力缓速器流体分析的相关理论 | 第25-32页 |
3.1.1 束流理论 | 第25-29页 |
3.1.2 相似设计原理 | 第29-32页 |
3.2 液力缓速器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 | 第32-36页 |
3.2.1 循环圆的形状选择 | 第33-35页 |
3.2.2 叶片数目 | 第35-36页 |
3.2.3 叶片倾角 | 第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车辆制动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7-50页 |
4.1 车辆制动的受力分析和数学模型 | 第37-38页 |
4.2 车辆制动仿真各个子模型的建立 | 第38-49页 |
4.2.1 液力缓速器的辅助制动仿真子模型 | 第39-43页 |
4.2.2 发动机辅助制动仿真子模型 | 第43-45页 |
4.2.3 行驶阻力仿真子模型 | 第45页 |
4.2.4 车辆自身制动器的仿真子模型 | 第45-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液力缓速器装车后的车辆制动仿真与分析 | 第50-65页 |
5.1 坡度为零平路上的车辆行驶仿真 | 第51-56页 |
5.2 坡道上车辆行驶仿真 | 第56-59页 |
5.3 发动机联合辅助制动仿真 | 第59-62页 |
5.4 液力缓速器作用车辆恒速下坡仿真 | 第62-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