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5-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第一部分 半月板双相支架的制备及理化学特性研究 | 第24-42页 |
目的 | 第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一、主要的试剂及耗材 | 第24-25页 |
二、主要的设备 | 第25页 |
三、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 | 第30-36页 |
一、半月板双相支架形貌学以及结构特点 | 第30-32页 |
二、半月板双相支架大鼠皮下免疫排斥反应 | 第32-33页 |
三、半月板双相支架体内血管形成 | 第33-34页 |
四、半月板双相支架生物相容性检测 | 第34-35页 |
五、半月板双相支架的生物力学检测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2页 |
第二部分 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复合半月板双相支架的体外评价及裸大鼠异位成软骨特性研究 | 第42-62页 |
目的 | 第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7页 |
一、主要的试剂及耗材 | 第42-43页 |
二、主要的设备 | 第43页 |
三、实验方法 | 第43-47页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47页 |
结果 | 第47-56页 |
一、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双相支架复合体死活细胞染色结果 | 第47-48页 |
二、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双相支架复合体组织学特异性染色结果 | 第48-50页 |
三、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双相支架复合体生物化学分析结果 | 第50-51页 |
四、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双相支架复合体RT-PCR分析结果 | 第51-52页 |
五、GFP大鼠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双相支架复合体的体外培养观察 | 第52-53页 |
六、GFP大鼠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双相支架复合体的裸大鼠皮下异位成软骨评价 | 第53-56页 |
讨论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第三部分 半月板双相支架促进新西兰大白兔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缺损原位再生修复实验研究 | 第62-82页 |
目的 | 第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6页 |
一、主要的试剂及耗材 | 第62-63页 |
二、主要的设备 | 第63页 |
三、实验方法 | 第63-66页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66页 |
结果 | 第66-74页 |
一、膝关节大体观察 | 第66-68页 |
二、新生半月板组织学评价 | 第68-71页 |
三、膝关节软骨保护作用 | 第71-74页 |
讨论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第四部分 半月板双相支架促进绵羊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缺损原位再生修复实验研究 | 第82-99页 |
目的 | 第8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5页 |
一、主要的试剂及耗材 | 第82-83页 |
二、主要的设备 | 第83页 |
三、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四、统计学方法 | 第84-85页 |
结果 | 第85-90页 |
一、膝关节大体观察 | 第85-87页 |
二、新生半月板组织学评价 | 第87-90页 |
三、X线检查结果 | 第90页 |
讨论 | 第90-93页 |
结论 | 第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缩略词表 | 第99-100页 |
通过募集内源性干/组细胞修复和再生半月板损伤的非细胞策略 | 第100-122页 |
一、前言 | 第100-102页 |
二、基于细胞的半月板再生和修复策略 | 第102-104页 |
三、非细胞的半月板修复和再生策略 | 第104-106页 |
四、半月板修复和再生相关的内源性干/祖细胞 | 第106-108页 |
五、在半月板修复和再生过程中,有利于内源性干细胞归巢的募集因子 | 第108-110页 |
六、半月板再生和修复的未来展望 | 第110-111页 |
七、总结 | 第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2页 |
缩略词表 | 第122-123页 |
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 第123-12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125-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