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一、 受教育权基本理论 | 第12-24页 |
(一) 受教育权的基本概念 | 第12-17页 |
1.教育与受教育权 | 第12-13页 |
2.受教育权的本质 | 第13-14页 |
3.受教育权的定义 | 第14-17页 |
(二) 受教育权的人权属性 | 第17-18页 |
(三) 受教育权的内容 | 第18-20页 |
(四) 当前国际社会对受教育权的保护 | 第20-24页 |
1.国际公约和宣言中对受教育权的保护 | 第20-22页 |
2.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 第22-24页 |
二、 当前我国对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与救济 | 第24-34页 |
(一) 我国对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 第24-27页 |
1.九年义务制教育阶段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 第24-26页 |
2.高等教育阶段受教育权的法律的保护 | 第26-27页 |
(二) 侵犯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救济途径 | 第27-34页 |
1.教育行政申诉救济 | 第28-29页 |
2.教育行政复议救济 | 第29-30页 |
3.教育行政诉讼救济 | 第30-31页 |
4.教育民事诉讼救济 | 第31-32页 |
5.教育刑事诉讼救济 | 第32-34页 |
三、 完善公民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的路径探讨 | 第34-44页 |
(一) 受教育权法律关系界定 | 第34-36页 |
1.受教育者与教育行政机关等行政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4页 |
2.受教育者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法律关系 | 第34-36页 |
3.受教育者与监护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6页 |
4.受教育者与社会其他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36页 |
(二) 美国和台湾地区侵犯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的借鉴 | 第36-38页 |
1.美国的受教育权法律救济 | 第36-37页 |
2.我国台湾地区的受教育权法律救济 | 第37-38页 |
(三) 我国公民受教育权法律救济制度的完善 | 第38-44页 |
1.受教育权申诉制度的完善 | 第38-39页 |
2.受教育权行政复议制度的完善 | 第39-40页 |
3.受教育权司法保护制度的建立 | 第40-41页 |
4.关于受教育权新型救济途径的构建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