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2.1 对流层-平流层交换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全球UTLS水汽输送机制研究 | 第12-14页 |
1.2.3 云对UTLS水汽结构影响的研究 | 第14-16页 |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6-18页 |
1.3.1 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7-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5页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介绍 | 第25-35页 |
2.1 资料介绍 | 第25-28页 |
2.1.1 MLS卫星资料 | 第25-26页 |
2.1.2 CALIPSO卫星资料 | 第26-27页 |
2.1.3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 第27-28页 |
2.2 方法说明 | 第28-32页 |
2.2.1 对流层顶的确定 | 第28-29页 |
2.2.2 CTAT频率的定义 | 第29-30页 |
2.2.3 网格面积权重标准化 | 第30-31页 |
2.2.4 合成分析 | 第31页 |
2.2.5 动态合成方法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第三章 北半球夏季云顶高于对流层顶事件的分布特征 | 第35-47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北半球CTAT的分布特征 | 第36-42页 |
3.3 北半球CTAT的区域相对贡献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第四章 CTAT事件对UTLS结构的影响 | 第47-61页 |
4.1 引言 | 第47-48页 |
4.2 UTLS水汽、温度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 第48-50页 |
4.3 CTAT对UTLS水汽、温度结构的影响 | 第50-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第五章 东亚夏季两类典型天气系统与CTAT的联系 | 第61-75页 |
5.1 引言 | 第61-62页 |
5.2 东亚夏季CTAT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关系 | 第62-67页 |
5.2.1 过程及选例简介 | 第62-64页 |
5.2.2 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与UTLS结构及CTAT的关系 | 第64-67页 |
5.3 东北亚夏季CTAT与温带气旋的关系 | 第67-71页 |
5.3.1 过程及选例简介 | 第67-68页 |
5.3.2 温带气旋活动与UTLS结构及CTAT的关系 | 第68-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75-77页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6.2 讨论与展望 | 第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