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美国孙女》中的身份认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摘要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一、身份认同理论简介 | 第9-10页 |
二、身份认同理论在文学作品研究中的应用 | 第10-12页 |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 第12-15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社会认同危机:身份的瓦解与他人的质疑 | 第18-26页 |
第一节 “泽娜帮”身份遭遇排斥危机的焦虑感 | 第18-22页 |
一、身份瓦解之求助无门 | 第19-21页 |
二、重建策略之地点转移 | 第21-22页 |
第二节 “泽娜帮”身份遭遇信任危机的失落感 | 第22-26页 |
一、渴求“译员”身份的精神动因 | 第22-24页 |
二、战争下的身份信任危机 | 第24-26页 |
第二章 自我认同危机:身份的矛盾与内心的冲突 | 第26-37页 |
第一节 “泽娜帮”美国身份的感激与羞愧 | 第27-31页 |
一、内心暗藏的“他者”:我是谁 | 第27-30页 |
二、归属感缺失:新国籍的自我焦虑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泽娜帮”混合身份的痛苦与希冀 | 第31-37页 |
一、憧憬与幻灭:寻爱未果 | 第32-35页 |
二、记忆的呼唤:爱与恨的交织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悲剧结局与反思 | 第37-47页 |
第一节 落寞而归的原因探析 | 第37-41页 |
一、两难困境的身份选择 | 第38-40页 |
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对身份构建失败的反思 | 第41-47页 |
一、社会身份无根可寻:反对战争与腐败 | 第42-44页 |
二、自我身份迷失困惑:人文关怀的迫切性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小说《美国孙女》部分译文对照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