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 (二)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四)论文结构安排 | 第10-11页 |
| 一、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概念界定 | 第11-16页 |
| (一)刑事和解的内涵 | 第11-12页 |
| (二)刑事和解的特征 | 第12-16页 |
|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内容和价值 | 第16-25页 |
| (一)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内容 | 第16-20页 |
| (二)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 | 第20-25页 |
| 三、我国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现状:以深圳市基层法院为分析样本 | 第25-30页 |
| (一)加害方与被害方自行和解模式 | 第26-27页 |
| (二)司法机关促成和解模式 | 第27-30页 |
| 四、我国刑事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0-36页 |
| (一)刑事和解方式单一 | 第30页 |
| (二)刑事和解赔偿缺乏标准 | 第30-31页 |
| (三)和解的自愿性不易认定 | 第31-33页 |
| (四)赔偿的要求存在差异 | 第33-34页 |
| (五)刑事和解协议的履行存在风险 | 第34页 |
| (六)是否真诚悔罪不易查明 | 第34-36页 |
| 五、完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建议 | 第36-42页 |
| (一)明确刑事和解标准与方法 | 第36-37页 |
| (二)建立刑事和解制度的配套制度 | 第37-39页 |
| (三)恰当处理刑事和解协议不履行的情况 | 第39-40页 |
| (四)建立刑事和解案件的监督机制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