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说明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页 |
1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高岭石 | 第10-11页 |
1.2 氢键 | 第11-13页 |
1.2.1 强氢键和次级氢键 | 第11-12页 |
1.2.2 氢键的强度 | 第12-13页 |
1.3 高岭石与有机小分子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 理论基础及计算方法 | 第15-22页 |
2.1 量子化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15-17页 |
2.2 半经验的、从头计算和密度泛函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2.1 基组的选择 | 第19页 |
2.2.2 GAUSSIAN 程序 | 第19-20页 |
2.2.3 本文所用计算方法和模型 | 第20-2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2-59页 |
3.1 高岭石的模型验证 | 第22-23页 |
3.2 苯分子在高岭石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 第23-31页 |
3.2.1 高岭石-苯分子的几何构型、结构参数和吸附能 | 第23-27页 |
3.2.2 高岭石-苯相互作用前后的 NBO 电荷分布 | 第27-28页 |
3.2.3 高岭石-苯相互作用前后的振动频率 | 第28-30页 |
3.2.4 高岭石-苯相互作用前后的静电势图 | 第30页 |
3.2.5 高岭石-苯相互作用前后的电子密度差分图 | 第30-31页 |
3.2.6 小结 | 第31页 |
3.3 高岭石-2,4-二硝基甲苯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31-42页 |
3.3.1 模型与方法 | 第31-32页 |
3.3.2 高岭石-2,4-DNT 分子的几何构型、结构参数和吸附能 | 第32-35页 |
3.3.3 高岭石-2,4-DNT 分子吸附前后结构参数及振动频率的变化 | 第35-37页 |
3.3.4 高岭石-2,4-DNT 分子吸附前后 NBO 电荷及静电势 | 第37-41页 |
3.3.5 小结 | 第41-42页 |
3.4 高岭石-1,3,5-三硝基苯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42-49页 |
3.4.1 模型与方法 | 第42-43页 |
3.4.2 高岭石-TNB 分子的几何构型、结构参数和吸附能 | 第43-45页 |
3.4.3 高岭石-TNB 振动频率 | 第45-46页 |
3.4.4 高岭石-TNB 分子静电势图 | 第46-47页 |
3.4.5 高岭石-TNB 分子轨道图 | 第47-49页 |
3.4.6 小结 | 第49页 |
3.5 高岭石硅氧层-芳香杂环化合物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 第49-59页 |
3.5.1 模型与方法 | 第49-50页 |
3.5.2 高岭石硅氧层-芳香杂环化合物(TH、BT、DBT)的构型、结构参数和吸附能 | 第50-53页 |
3.5.3 TH、BT 和 DBT 分子在硅氧层表面吸附前后结构参数及振动频率变化 | 第53-56页 |
3.5.4 TH、BT 和 DBT 分子在硅氧层表面吸附前后静电势图的变化 | 第56-58页 |
3.5.5 小结 | 第58-59页 |
4 结论 | 第59-60页 |
5 创新之处 | 第60-61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7 致谢 | 第68-69页 |
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