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综述 | 第11-17页 |
1.1 EMS 的临床表现及分期 | 第11-13页 |
1.1.1 EMS 临床表现 | 第11-12页 |
1.1.2 EMS 的临床分期 | 第12-13页 |
1.2 血清肿瘤标记物 CA125 | 第13页 |
1.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 | 第13-15页 |
1.4 不孕 | 第15-16页 |
1.5 术后妊娠与复发 | 第16-17页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17页 |
2.2 分组 | 第17页 |
2.3 手术方法 | 第17页 |
2.4 观察指标 | 第17-18页 |
2.5 术后随访 | 第18页 |
2.6 统计方法 | 第18-19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9-28页 |
3.1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年龄 | 第19-20页 |
3.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 | 第20-21页 |
3.3 卵巢内膜异位症囊肿大小两组分布情况 | 第21页 |
3.4 卵巢内膜异位症血清 CA125 值两组比较 | 第21-22页 |
3.5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方法 | 第22-23页 |
3.6 两种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的比较 | 第23-24页 |
3.7 两种手术方法术中出血量比较 | 第24页 |
3.8 两种手术方法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 第24-25页 |
3.9 两种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比较 | 第25页 |
3.10 两种手术方法术后怀孕率比较 | 第25-26页 |
3.11 两种手术方法术后复发率比较 | 第26页 |
3.12 两组手术方法术后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 | 第26-28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8-32页 |
4.1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发病年龄 | 第28页 |
4.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 | 第28-29页 |
4.3 CA125 的阳性率与临床分期的关系 | 第29页 |
4.4 子宫内膜异位症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 第29-30页 |
4.5 预后 | 第30-32页 |
4.5.1 术后复发 | 第30页 |
4.5.2 不孕与术后妊娠 | 第30页 |
4.5.3 术后临床症状缓解 | 第30-3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