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压电板振动特性分析的微分求积单元法
致谢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引言 | 第10-16页 |
1.1 周期性压电板结构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1.1.1 周期性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1.2 周期性压电复合板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1.3 周期性结构带隙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 微分求积单元法研究概述 | 第12-14页 |
1.2.1 微分求积法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微分求积单元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2 基本理论 | 第16-27页 |
2.1 周期性结构带隙计算方法 | 第16-20页 |
2.2 微分求积单元法 | 第20-27页 |
2.2.1 形状函数求解 | 第20-23页 |
2.2.2 坐标转换 | 第23-25页 |
2.2.3 微分求积法 | 第25-26页 |
2.2.4 微分求积单元法 | 第26-27页 |
3 周期性压电板的面内振动带隙特性分析 | 第27-44页 |
3.1 控制方程 | 第27-30页 |
3.2 边界连接条件 | 第30-33页 |
3.2.1 内部连接条件 | 第30-32页 |
3.2.2 周期边界 | 第32-33页 |
3.3 数值计算 | 第33-34页 |
3.4 参数研究 | 第34-38页 |
3.4.1 结构材料参数对带隙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2 贴片方式对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3 散射体形状对完全带隙的影响 | 第37页 |
3.4.4 散射体形状对方向带隙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有限元分析及对比 | 第38-44页 |
3.5.1 分析模型 | 第39-40页 |
3.5.2 频率响应分析 | 第40-41页 |
3.5.3 时间历程分析 | 第41-44页 |
4 周期性压电板的面外振动带隙特性分析 | 第44-64页 |
4.1 控制方程 | 第44-49页 |
4.2 边界连接条件 | 第49-52页 |
4.2.1 内部连接条件 | 第49-51页 |
4.2.2 周期边界 | 第51-52页 |
4.3 数值计算 | 第52-53页 |
4.4 参数研究 | 第53-59页 |
4.4.1 结构材料参数对带隙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2 贴片方式对能带结构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3 散射体体形状对完全带隙影响 | 第56-57页 |
4.4.4 散射体形状对方向带隙的影响 | 第57-59页 |
4.5 主动控制对带隙的影响 | 第59-60页 |
4.6 有限尺寸的压电板的数值模拟 | 第60-64页 |
4.6.1 分析模型 | 第60页 |
4.6.2 频率响应分析 | 第60-61页 |
4.6.3 时间历程分析 | 第61-6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4页 |
5.2 思考与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