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面向无线网络的测量算法与测量探针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第12-14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4-17页
第二章 相关技术背景介绍第17-31页
    2.1 网络性能指标测量算法第17-25页
        2.1.1 时延测量算法第17页
        2.1.2 丢包测量算法第17-18页
        2.1.3 瓶颈带宽测量算法第18-21页
        2.1.4 可用带宽测量算法第21-25页
    2.2 视频应用性能指标测量算法第25-28页
        2.2.1 MDI测量算法第25-27页
        2.2.2 视频侦听流测量算法第27页
        2.2.3 频道切换时间测量算法第27-28页
    2.3 开发技术简介第28-29页
        2.3.1 Android平台简介第28页
        2.3.2 VLC播放器简介第28-29页
        2.3.3 Iperf简介第29页
    2.4 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无线网络可用带宽测量算法的研究与实现第31-43页
    3.1 无线环境可用带宽测量特点第31-32页
    3.2 相关滤波器原理介绍第32-34页
        3.2.1 简单平均滤波器第32页
        3.2.2 指数滤波器第32-33页
        3.2.3 垂直水平滤波器第33页
        3.2.4 卡尔曼滤波器第33-34页
    3.3 基于SAVITZKY-GOLAY滤波器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第34-35页
        3.3.1 Savitzky-Golay滤波器原理第34-35页
        3.3.2 应用Savitzky-Golay滤波器的可用带宽测量算法第35页
    3.4 实验环境第35-36页
    3.5 测试与评估第36-41页
        3.5.1 Savitzky-Golay滤波器与卡尔曼滤波器、平均滤波器滤波效果对比第36-38页
        3.5.2 存在背景流量下的Savitzky-Golay滤波器效果第38-39页
        3.5.3 Savitzky-Golay滤波器多项式系数对测量结果影响第39-40页
        3.5.4 Savitzky-Golay滤波器窗口大小对测量结果影响第40-41页
    3.6 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分布式网络测量系统中无线探针的设计与实现第43-59页
    4.1 无线探针的功能需求分析第43-44页
        4.1.1 无线探针整体需求分析第43页
        4.1.2 无线探针通信功能需求分析第43-44页
        4.1.3 无线探针测量功能需求分析第44页
    4.2 无线探针的性能需求分析第44-45页
    4.3 无线探针的总体设计第45-46页
    4.4 无线探针的详细设计与实现第46-57页
        4.4.1 注册功能设计与实现第46-48页
        4.4.2 维持后台连接功能设计与实现第48页
        4.4.3 接收任务功能设计与实现第48-49页
        4.4.4 回传任务功能设计与实现第49-50页
        4.4.5 时延丢包功能设计与实现第50-52页
        4.4.6 瓶颈带宽功能设计与实现第52-53页
        4.4.7 可用带宽功能设计与实现第53-54页
        4.4.8 IPTV相关功能设计与实现第54-56页
        4.4.9 无线探针性能设计与实现第56-57页
        4.4.10 无线探针界面设计与实现第57页
    4.5 小结第57-59页
第五章 无线探针测试第59-77页
    5.1 测试环境第59-60页
    5.2 无线探针功能测试第60-72页
        5.2.1 测试案例设计第60-61页
        5.2.2 通信模块测试第61-62页
        5.2.3 时延丢包模块测试第62-67页
        5.2.4 瓶颈带宽模块测试第67-68页
        5.2.5 可用带宽模块测试第68-69页
        5.2.6 IPTV功能模块测试第69-71页
        5.2.7 界面模块测试第71-72页
    5.3 无线探针性能测试第72-75页
        5.3.1 稳定性测试第72页
        5.3.2 兼容性测试第72-73页
        5.3.3 并发性测试第73页
        5.3.4 占用资源测试第73-75页
    5.4 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工作总结第77页
    6.2 展望第77-78页
    6.3 研究生期间工作第78-79页
        6.3.1 发表论文第78页
        6.3.2 参与项目第78页
        6.3.3 主要负责工作第78页
        6.3.4 提交文档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光突发交换的天基骨干网资源调度机制研究
下一篇:移动通信数据的跨行业分析与应用--用户移动性预测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