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笔下“怪诞人”形象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关于美国南方文学中怪诞人物形象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关于福克纳作品中怪诞人物形象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一、美国南方的怪诞书写传统 | 第16-30页 |
(一) 美学概念下的怪诞 | 第16-19页 |
1.怪诞的“正名小史” | 第16-18页 |
2.怪诞的主要特征 | 第18-19页 |
(二) 文学中的怪诞内涵 | 第19-26页 |
1.浪漫主义作家对怪诞的书写 | 第19-22页 |
2.魔幻色彩下的怪诞 | 第22-23页 |
3.现代派先驱对怪诞的理解 | 第23-25页 |
4.西方文学中怪诞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 | 第25-26页 |
(三) 怪诞在美国南方文学中的发展历程 | 第26-30页 |
1.南方文学中怪诞的历史渊源 | 第26-27页 |
2.南方文学中的怪诞因子 | 第27-30页 |
二、福克纳作品中的怪诞人 | 第30-46页 |
(一) 智商低下的怪诞人 | 第30-34页 |
1.伟大的白痴:班吉 | 第30-32页 |
2.迷恋动物的低能儿:瓦达曼、艾克 | 第32-33页 |
3.哀嚎的终结者:吉姆·邦德 | 第33-34页 |
(二) 被控制欲折磨的怪诞人 | 第34-38页 |
1.阴魂不散的艾迪 | 第34-36页 |
2.以死亡守护爱情的女人:爱米丽 | 第36-38页 |
(三) 身体异样的怪诞人 | 第38-42页 |
1.雄性梦虚妄的追寻者:“金鱼眼” | 第38-40页 |
2.两种生命形态的结合者:海托华 | 第40-42页 |
(四) 精神扭曲的怪诞人 | 第42-46页 |
1.家庭荣誉的牺牲品:昆丁 | 第42-44页 |
2.丢失身份的“黑人”:乔·克里斯默斯 | 第44-46页 |
三、福克纳作品中怪诞人形象的艺术价值 | 第46-55页 |
(一) 怪诞人物与宗教意识 | 第46-48页 |
(二) 怪诞人物与意识流 | 第48-51页 |
(三) 怪诞人物与人道主义精神 | 第51-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