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1.1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简介 | 第12-14页 |
1.1.1 18β-甘草次酸简介 | 第12页 |
1.1.2 齐墩果酸简介 | 第12-14页 |
1.2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的药理活性 | 第14-19页 |
1.2.1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的抗肿瘤作用 | 第14-15页 |
1.2.2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的抗炎作用 | 第15-16页 |
1.2.3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的抗病毒作用 | 第16-17页 |
1.2.4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的抗菌作用 | 第17-18页 |
1.2.5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的保肝作用 | 第18-19页 |
1.2.6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的抗氧化作用 | 第19页 |
1.3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4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的发展前景 | 第21-22页 |
第二章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乙酯及苄基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第22-45页 |
2.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2页 |
2.1.1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 第22页 |
2.1.2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22页 |
2.2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衍生物的设计思路与创新点 | 第22-23页 |
2.3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3-24页 |
2.3.1 实验仪器 | 第23页 |
2.3.2 实验试剂 | 第23-24页 |
2.4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乙酯及苄基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 第24-45页 |
2.4.1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衍生物2a-b和4a-b的合成 | 第27页 |
2.4.2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乙酯类衍生物3a-j的合成以及表征 | 第27-33页 |
2.4.3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苄基酯类衍生物5a-e,5h-n,5q-r和7a-b的合成以及表征 | 第33-42页 |
2.4.4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苄基酯类衍生物5f-g和5o-p的合成以及表征 | 第42-44页 |
2.4.5 化合物4a或4b与吡啶/乙酸酐反应制备化合物7a或7b | 第44-45页 |
第三章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乙酯及苄基酯类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45-57页 |
3.1 细胞培养试剂及器材 | 第45页 |
3.2 检测试剂及设备 | 第45页 |
3.3 肿瘤细胞的培养 | 第45-46页 |
3.4 肿瘤细胞生长抑制试验 | 第46页 |
3.5 用Hoechst 33342染色方法进行细胞凋亡测定 | 第46-47页 |
3.6 由化合物7b引发的细胞凋亡 | 第47页 |
3.7 由化合物7b引起的自噬 | 第47-48页 |
3.8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3.8.1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乙酯类衍生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48-49页 |
3.8.2 18β-甘草次酸和齐墩果酸苄基酯类衍生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第49-51页 |
3.8.3 化合物7b对HepG2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与讨论 | 第51页 |
3.8.4 化合物7b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51-53页 |
3.8.5 化合物7b对HepG2细胞自噬的影响 | 第53页 |
3.9 结论与展望 | 第53-57页 |
3.9.1 结论 | 第53-54页 |
3.9.2 展望 | 第54-57页 |
附录 化合物的相关谱图 | 第57-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5-9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