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6页 |
·黄土滑坡机理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滑坡区地下水调查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滑坡发育阶段判定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发展趋势展望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黄土滑坡的基本类型与活动特征 | 第18-22页 |
·黄土滑坡的基本类型 | 第18页 |
·各类黄土滑坡的活动特征 | 第18-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3 冻融期黄土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 第22-26页 |
·内在因素 | 第22-23页 |
·坡体类型及地层岩性 | 第22页 |
·地质构造 | 第22-23页 |
·地下水分布 | 第23页 |
·植被条件 | 第23页 |
·外在因素 | 第23-24页 |
·气候条件 | 第23-24页 |
·人类工程活动 | 第24页 |
·水的影响 | 第24-26页 |
·物理作用 | 第25页 |
·化学作用 | 第25页 |
·力学作用 | 第25-26页 |
4 冻融期黄土滑坡区地下水分布规律探讨 | 第26-32页 |
·1m 地温测量法 | 第26-28页 |
·1m 地温测量法原理 | 第26页 |
·方法运用 | 第26-27页 |
·数据解析 | 第27-28页 |
·实例分析 | 第28-31页 |
·滑坡区1m 地温测量 | 第28-29页 |
·数据采集与解析 | 第29-30页 |
·1m 地温分布图的绘制与应用 | 第30页 |
·冻融期黄土滑坡地下水平面分布规律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5 黄土滑坡冻融作用 | 第32-46页 |
·冻融期黄土滑坡灾害频繁 | 第32-34页 |
·黄土滑坡季节性冻融作用机理解释 | 第34-42页 |
·冻结滞水效应 | 第34页 |
·冻结黄土斜坡温度场模拟 | 第34-39页 |
·冻结前后滑坡区地下水运移模型 | 第39-41页 |
·冻结前后滑坡稳定性分析 | 第41-42页 |
·冻融期黄土滑坡实例分析 | 第42-44页 |
·洒勒山滑坡成因分析 | 第42-43页 |
·会宁县太平乡滑坡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6页 |
6 冻融期黄土滑坡发育阶段判定 | 第46-54页 |
·可拓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46页 |
·滑坡发育阶段判定可行性 | 第46-47页 |
·构造黄土滑坡发育阶段判定模型 | 第47-48页 |
·物元模型 | 第47页 |
·经典域和节域 | 第47-48页 |
·可拓层次分析模型 | 第48页 |
·实例计算 | 第48-53页 |
·构造可拓对比矩阵 | 第49-50页 |
·求最大正特征值及对应的具有正分量的归一化特征向量 | 第50-51页 |
·求层次单排序及层次总排序 | 第51-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7 结论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认识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