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数据安全容器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4 论文主要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ANDROID系统安全机制以及保护技术 | 第16-28页 |
2.1 ANDROID基础 | 第16-21页 |
2.1.1 Android应用模型 | 第16-18页 |
2.1.2 Android Framework | 第18-21页 |
2.2 ANDROID安全 | 第21-24页 |
2.2.1 Android平台安全机制 | 第21-22页 |
2.2.2 Android应用代码保护 | 第22-23页 |
2.2.3 hook技术 | 第23-24页 |
2.3 污点数据追踪 | 第24-27页 |
2.3.1 Flowdroid静态污点分析 | 第25-26页 |
2.3.2 TaintDroid动态污点分析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用户数据生命周期以及威胁分析 | 第28-36页 |
3.1 隐私数据的生命周期定义 | 第28-29页 |
3.2 隐私数据风险评估模型 | 第29-31页 |
3.2.1 攻击向量(AV) | 第29-30页 |
3.2.2 攻击复杂度(AC) | 第30-31页 |
3.2.3 权限要求(PR) | 第31页 |
3.2.4 评分定义 | 第31页 |
3.3 隐私数据生命周期脆弱点分析 | 第31-34页 |
3.4 实例分析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PPE-DROID安全容器设计 | 第36-52页 |
4.1 总体架构 | 第36-38页 |
4.1.1 本地应用容器 | 第36-38页 |
4.1.2 远程分析引擎 | 第38页 |
4.2 基于数据转移点的策略模型 | 第38-41页 |
4.2.1 策略执行点定义 | 第38-39页 |
4.2.2 策略行为定义 | 第39-41页 |
4.3 关键过程 | 第41-46页 |
4.3.1 策略生成、加载 | 第42-44页 |
4.3.2 策略执行 | 第44-46页 |
4.4 实例分析 | 第46-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第五章 实验分析评估 | 第52-62页 |
5.1 实验准备 | 第52页 |
5.2 策略生成 | 第52-56页 |
5.3 PPE-DROID评估 | 第56-60页 |
5.3.1 安全性评估 | 第56-57页 |
5.3.2 性能评估 | 第57-60页 |
5.4 方案对比 | 第60-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2-64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6.2 进一步的研究及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