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肾虚湿瘀”理论延缓慢性肾脏病(CKD3期)进展中西医优化方案研究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10-24页 |
| 第一节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第10-15页 |
| 一、对病名的认识 | 第10-11页 |
| 二、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1-12页 |
| 三、辨证论治 | 第12-13页 |
| 四、专方专药 | 第13-14页 |
| 五、其他疗法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第15-18页 |
| 一、定义和分期 | 第15-16页 |
| 二、进展因素 | 第16-18页 |
| 三、治疗进展 | 第18页 |
| 第三节 “肾虚湿瘀”理论的提出 | 第18-1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9-24页 |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4-59页 |
|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 | 第24-34页 |
| 1.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 2.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 3. 一般资料 | 第24-26页 |
| 4. 病例选择 | 第26-28页 |
| 5. 治疗方法 | 第28-30页 |
| 6. 观察指标 | 第30-31页 |
| 7. 疗效与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31-32页 |
| 8. 统计学方法 | 第32页 |
| 9. 质量控制与保证 | 第32-34页 |
| 二、结果 | 第34-52页 |
| 1.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 第34-39页 |
| 2. 血肌酐 | 第39-43页 |
| 3. 尿素氮 | 第43页 |
| 4. eGFR | 第43-47页 |
| 5. 病程变化 | 第47-50页 |
| 6. 疗效分析 | 第50-51页 |
| 7. 安全性指标 | 第51-52页 |
| 8. 不良事件 | 第52页 |
| 三、讨论 | 第52-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四、结论 | 第58-59页 |
| 第三章 慢性肾脏病(CKD3期)中西医优化方案 | 第59-63页 |
| 一、背景 | 第59页 |
| 二、诊断标准 | 第59-60页 |
| 三、中医证型 | 第60页 |
| 四、治疗方案 | 第60-61页 |
| 五、方案推广 | 第61页 |
| 六、展望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 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