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雕塑论文--雕塑技法论文--各种雕塑法:按材料分论文--陶雕论文

陶瓷雕塑在沿海城市中的表现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0页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8页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8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8-9页
    1.4 课题研究方法第9-10页
第二章 传统陶塑的概述第10-18页
    2.1 陶塑的定义第10页
    2.2 原始陶塑第10-11页
    2.3 秦汉陶塑第11-12页
    2.4 魏晋南北朝陶塑与青瓷的出现第12-13页
    2.5 隋唐时期陶塑第13-14页
    2.6 五代、宋、辽、金的陶瓷雕塑第14-15页
    2.7 元、明、清的陶瓷雕塑第15-18页
        2.7.1 元代陶塑第15页
        2.7.2 明代陶塑第15-16页
        2.7.3 清代陶塑第16-18页
第三章 陶瓷雕塑在现代城市雕塑中的应用第18-30页
    3.1 城市雕塑现状第18-19页
    3.2 城市雕塑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3.3 陶瓷雕塑介入沿海城市雕塑的可能性第20-30页
        3.3.1 沿海城市雕塑现状第20-22页
        3.3.2 沿海城市地理环境特征分析第22-23页
        3.3.3 沿海城市文化特征分析第23-24页
        3.3.4 陶瓷雕塑在沿海城市中的应用价值第24-27页
        3.3.5 模件体系的应用价值启示第27-30页
第四章 陶瓷雕塑作品在沿海城市中的公共性体现第30-32页
    4.1 陶瓷本身的文化传承第30页
    4.2 与人的互动关系第30页
        4.2.1 情感互动第30页
        4.2.2 行为互动第30页
    4.3 与空间环境的互动关系第30-31页
    4.4 介入多种公共空间的可能性第31-32页
第五章 毕业创作说明第32-40页
    5.1 作品创作的灵感来源第32页
    5.2 作品创作的设计理念第32-33页
    5.3 作品的制作工艺第33页
    5.4 作品的材质和制作过程第33-36页
        5.4.1 作品的材质第33页
        5.4.2 作品的制作过程第33-36页
    5.5 作品创作的目的和意义第36页
        5.5.1 作品创作的目的第36页
        5.5.2 作品创作的意义第36页
    5.6 作品整体的效果第36-37页
    5.7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第37-40页
第六章 总结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44-46页
附录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丽江纳西族传统东巴卷轴画中神的视觉形象研究
下一篇:淡彩表现和情感抒发--《黛比的星期六下午》系列创作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