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一) 融资融券影响股票市场波动性的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二) 融资融券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三) 文献评述 | 第17页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7-19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8-19页 |
四、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19-21页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二) 文章的不足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融资融券和股市波动性及流动性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33页 |
一、融资融券的概述 | 第21-25页 |
(一) 融资融券的概念与特点 | 第21-22页 |
(二) 融资融券的功能 | 第22-23页 |
(三) 融资融券的交易模式 | 第23-25页 |
二、股票市场波动性及流动性的概述 | 第25-30页 |
(一) 股市波动性的含义、影响因素及衡量指标 | 第25-28页 |
(二) 股市流动性的含义、影响因素及衡量指标 | 第28-30页 |
三、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及流动性影响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0-33页 |
(一) 融资交易对股市波动性及流动性的影响机制 | 第30-31页 |
(二) 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及流动性的影响机制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3-39页 |
一、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历程 | 第33-34页 |
二、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发展现状 | 第34-37页 |
三、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一) 两融业务规模在证券市场中的占比偏低 | 第37页 |
(二) 两融业务发展不均衡 | 第37-38页 |
(三) 标的证券数量不足 | 第38页 |
(四) 交易费用和准入门槛较高 | 第38-39页 |
第四章 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及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9-60页 |
一、数据来源和指标选取 | 第39页 |
二、描述性统计和平稳性检验 | 第39-41页 |
三、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1-49页 |
(一) 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分析 | 第41-45页 |
(二) 融资融券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 第45-49页 |
四、单边市场环境下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及流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9-60页 |
(一) 单边上升趋势下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及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 第50-54页 |
(二) 单边下降趋势下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分析 | 第54-60页 |
第五章 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 第60-65页 |
一、结论分析 | 第60-61页 |
(一) 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 | 第60页 |
(二) 融资融券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 | 第60页 |
(三) 不同市场环境下融资融券对股市的影响 | 第60-61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61-65页 |
(一) 扩充融资融券的标的范围 | 第61-62页 |
(二) 继续推行并完善转融通业务制度 | 第62页 |
(三) 规范融资融券的交易制度 | 第62-63页 |
(四) 完善融资融券的监管机制 | 第63页 |
(五) 加强证券公司的内部建设 | 第63-64页 |
(六) 提高对投资者的宣传教育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